红河开远:打造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让文化惠民成果可触可及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捷 通讯员 郭丽 田海珠 文)近年来,红河州开远市把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持续投入、全力推进,建成了覆盖城乡,便捷优质的市、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格,丰富群众文化“菜篮子”。

(智慧书房)

(舞蹈《城里山里红》)

加强组织领导,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形成长效机制

为更好保障广大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开远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并将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纳入《开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作为政府重要工作,为推动城乡公共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开远市坚持政府主导,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2019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2950万元,建成开远市记忆客厅、新建开远工业博物馆、重建市文化馆、提升改造市图书馆、大庄乡文化站、1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目前,全市现有国家一级文化馆和图书馆各1个,7个乡镇文化站有一级站2个、二级站2个、三级站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78个。并且在凤凰生态公园景区、知花小镇景区、体育创意产业园等地建设了3间书吧,构建起由云上乡村书院、持本·湖光里咖啡书屋、智慧书房组成的联合公共阅读空间体系,为群众提供了阅读便利。

(开远市图书馆)

(云上乡愁书院)

(持本·湖光里咖啡书屋)

积极开展活动,促进公共文化活动常态化、品牌化

2021年以来,开远市深入挖掘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发展城乡流动志愿者文化服务。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志愿服务系列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校园等活动,惠及群众12000余人,举办各类培训班共17期,培训人数1000余人次。

(舞蹈《濮拉女人》)

(舞蹈《一瓢水》)

同时,开远市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州首个“无人值守”的24小时智慧书房;深化数字阅读推广工作,设立数字阅读推广墙;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在各乡镇(街道)大力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利用云南文化云、一部手机游云南等平台发布文化惠民等文化信息,推送“微展览”“微讲座”“微讲坛”等系列线上活动。

此外,开远市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组织体系等方面的优势,强化文明实践功能,推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合发展,全市78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与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做到农村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并整合人员、资金、项目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大庄文化广场)

(羊街乡文化站)

唱响“传承”大戏,非遗保护传承卓有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4项。其中,省级5项,州级12项,县级27项;传承人55人,其中:省级2人,州级16人,县级37人。同时,建有羊街乡红果哨村彝族花灯等10个非遗传习所。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菜塘彝族阿哲二月二祭龙》被列为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开远文旅 图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刘珈彤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