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报的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拟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云南省此次入选的七个重点村之一。
今年以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开展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遴选推荐工作。为了让临沧市的乡村旅游重点村能够更多的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多次邀请专家深入各县(区)、各乡(镇)进行业务指导,对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认真遴选。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精心收集整理相关申报材料,积极开展申报工作。经文化和旅游部组织的专家组层层审核筛选、严格评审,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占云南省入选总数的七分之一。
背景介绍:
允俸村位于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地形地貌属坝区,全村各村组地势平坦、田间环绕、自然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充足、山水风光秀美、产业基础良好。全村辖13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常住户1153户,人口4318人,是以傣族、佤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全村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19亩,森林覆盖率71.29%,平均海拔1050米,年平均气温20.2℃,年降水量954毫米,终年气候凉爽;辖区内山翠水碧,西安一号水库、西安二号水库坐落其中,大沙河、那京河蜿蜒穿村而过,更有景亢、那京、东等、红山大小寨等小而精、小而美的乡村休闲游憩特色地,县城滨河大道、G214二级公路更让允俸村拥有了四通八达的出行条件。
沙河乡允俸村文化资源底蕴深厚。境内民族文化多元,有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等14种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礼节、婚恋等民族文化,非常适宜发展民族文化体验游。允俸村既可观赏傣族和佤族特色民居、品尝傣族和佤族风味,又可领略傣族和佤族独特的歌舞及制陶、刺绣、竹编等工艺。其中,东等佤族鸡棕陀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唯一,双江独有,它体现佤族对生命、生殖的崇拜。鸡棕陀螺最早用于佤族祭祀,后来发展演变成兼备娱乐、喜庆、竞技功能的舞蹈。
随着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深入推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允俸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作为多元民族文化这一优势资源,激活“民族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品牌元素,集观光度假、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休闲游憩、乡村民宿、特色美食、节庆活动、花卉、特色水果等,发展“多元民族文化+乡村旅游业”,将允俸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休闲游憩目的地”,景亢打造为“城郊旅游目的地”;那京打造为“金链子花盛开村庄”。经过不断努力,允俸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村庄”“云南省旅游名村”“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临沧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双江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9年允俸村景亢、那京自然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亢腊勐佛寺被评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宗教活动场所”。
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视频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