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辉跑出中国男子马拉松奥运最佳排名!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家乡——巍山

昨晚,东京奥运会闭幕

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了38金32银18铜

为此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此次奥运会上,我们见证了太多拼搏和突破

在8月8日上午举行的田径男子马拉松决赛中

来自中国云南籍选手杨绍辉

以2小时14分58秒的成绩荣获第19名

为三名中国参赛选手成绩最佳

同时刷新了奥运男子马拉松中国选手

最佳排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杨绍辉的家乡

——巍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

从宋代设开南县,元代设蒙化千户所

明清时期先后设蒙化府,蒙化直隶厅

民国设蒙化县,1954年改名为巍山县

到1956年,成立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巍山,古老而又年轻

是红河之源,是南诏发祥地

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交相辉映

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异彩纷呈

滇西以南,苍洱一隅,巍山,古韵幽幽,山川秀丽,一派锦绣风光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25条街、18条巷纵横交错,整座城棋盘式格局完好保存,巍山古城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如一盏光阴氤氲而成的普洱茶,在漫不经心间散发着岁月的陈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活”古城。

远看山野村庄,洁白云雾萦绕其间;近观翠峰绿林,古老殿宇隐约可见,巍宝山,绵亘数十里,峰峦起伏,古木参天,浓荫葱郁,溪泉叮咚。

(巍山巍宝山 熊发寿 摄)

“大地的复兴和丰盈,是我的美,是我波澜壮阔的美……”发源于巍山永建米鹿么村,红河似一条细细的绸带,蜿蜒曲折地穿过整个巍山坝子,在九曲十八弯的回望中,留下对故土深深的眷恋。

(施作模 摄)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东莲花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被人们称为马背上驮回的回族村,30余处独具特色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

巍山,多民族聚居,民俗风情浓郁,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独秀一方

汉族、彝族、回族、白族……巍山境内有23个民族,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善相依,文化交流汇合、互鉴融通,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火把花开火把节,巍山火把节,是最富民族特色的狂欢节;“不弹弦子不上路,不唱山歌不出门”,彝族打歌,是当地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彝族祭祖节,展现着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巍山彝族打歌 绞雄才 摄)

华贵绚丽,如梦似幻,巍山彝族服饰蕴藏着人与自然、与万物的融合;鲜红靓丽的衣服上挂满闪着亮光的银饰,彝族婚服上的回族技艺代代相传;扎染工艺恒久绽放在深蓝色的棉布上……

(巍山彝族服饰 绞雄才 摄)

还有洞经古乐、马帮文化等这些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独树一帜的雕刻、绘画等众多和谐生态文化,无一不体现着巍山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巍山,美食荟萃,是“中国名小吃之乡”

寻根南诏,品味巍山;南诏故地,小吃天堂。

(巍山耙肉饵丝)

经过千百年来的漫长积淀,巍山餐饮充分吸纳融汇了南诏文化、中原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回族文化等,形成了极富个性的地方饮食风格和饮食文化,素有“小吃天堂,南诏美食之都”的美誉。

(过江饵丝)

以风味独特、做工精细、品种繁多、荤素相宜、简便快捷、营养丰富和经济实惠而著称,巍山小吃是民族饮食的“活化石”,体现着“小吃大艺”的文化内涵。

(青豆小糕)

耙肉饵丝、过江饵丝飘香海内外;南诏一根面、青豆小糕、凉粉、米线等地方特色小吃远近闻名;蜜饯、咸菜、牛干巴等老字号名特食品令人回味无穷。

(巍山蜜饯 杨婷  摄)

巍山的每一道小吃,都始于自然,忠于原味,从调味到火候都十分讲究,饱含着千年老味道。

巍山,墨香盈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厚重

明清两代,巍山境内书院、社学如雨后春笋,讲学、授课之风盛行。明清时,有进士23人、文举220人、武举30人、贡生500多人,可谓尚文敦礼,名人雅士辈出。

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今天,走进巍山的每一街每一巷,轻触每一砖每一瓦,仿佛都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听到琅琅书声,闻到浓浓墨香,拾起那遗留的墨迹。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文庙,即使如今与蒙阳公园连为一体,依然弥漫着浓浓的文墨书香气。还有曾经的文华书院、文昌书院、北社学、南社学等,都是巍山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任时光荏苒,一代又一代巍山人,在这些书院、社学里,书写着“文献名邦”的华章。

品楹联,观书法,漫步巍宝山,亦或灵应山,那些与古老建筑一同历经时光洗礼的楹联,墨香氤氲,成为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不可或缺的一抹珍贵文化底色。

几多厚重,几多温润;几多壮阔,几多婉约……大美而不言,说的便是巍山!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金敏 文

大理州文旅局 巍山县文旅局 视觉巍山 供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陈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