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27 个市(区、州)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47个项目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云南省一市两项目入选,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国门文化形象”工程项目位列其中。
(五指山乡盘王广场)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国门文化形象”工程项目的创建主体实施单位为河口县,该项目于2017年12月经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组织创建资格评审,2018年3月初,入选原文化部公示的全国通过资格评审的47个示范项目名单之一。
自从该项目创建以来,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积极指导项目建设及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申报工作。项目建设初期,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领导多次到河口县进行调研,对“国门文化形象”工程项目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并组织申报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在项目通过资格评审后,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积极参与项目的验收评审工作,督促并协助河口县完成项目创建工作。
(项目创建启动仪式)
着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打造边境特色文化活动品牌
近年来,河口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实施“国门文化形象”工程作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文化睦边、安边、兴边的具体实践,作为边境地区群众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工程”来推动实施。
(盘王广场瑶族盘王节)
自项目实施以来,河口县把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城区着力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服务设施重大支撑工程,乡村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家书屋、村史室等建设,以及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共享。边境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
(村史室)
(国门书社)
(紫檀公园国门智慧书房)
河口县还着力搭建中越文化交流平台,打造边境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河口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建立的各种双边机制,策划开展各种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中越文化交流活动。一是搭建了经贸与文化交流合作的平台,2001年起河口县与越南老街市每年轮流举办“中越边境经济贸易交易会”,这既是经贸盛会,同时也成为文化和旅游交流的盛会;二是利用双边传统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交流,打造了“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红河的月亮”——中越中秋诗歌朗诵晚会等活动品牌;三是结合中越边境民族节庆广泛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和谐稳定。如瑶族盘王节、苗族花山节等;四是广泛开展中越体育交流活动,打造了中越“两国一赛道”国际自行车赛品牌,并广泛组织开展足球、武术、羽毛球、钓鱼等各种民间体育交流活动;五是强化国际主题活动日的文化交流,如每年合作举行“世界卫生日”“国际禁毒日”“国际防艾日”等国际主题日文艺活动,突出活动交流主题。
(国门友谊广场活动)
(边交会文艺晚会)
(第一届中越中秋诗歌朗诵会“红河的月亮”)
(2019年第三届中越“跨国春晚”)
推动双边群众文艺队伍交流 深化中越跨境旅游合作
在官方定期组织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河口县的群众文艺队伍与越南的群众文艺队伍也广泛频繁地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交流活动,如“服务‘一带一路’传播中越文化,促进民间交流”、“两国一城情相连,携手同展夕阳红”等。同时,为促进中越文化资源互补和优秀文化的互鉴,河口县民族图书馆与越南老街省图书馆每年举行图书互赠等交流活动,已持续举办十余届。
(赠书仪式)
(中越青年足球交流比赛)
河口县还不断深化跨境旅游合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边境旅游合作,打造了云南省边境旅游的黄金旅游线路产品。河口县还与越南老街省文化体育和旅游厅共同推动了中越“两国六目的地”跨境旅游合作,为中越双边深化更大范围的跨境旅游合作及人文交流建立了良好平台。
(北山明珠广场)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口县“国门文化形象”工程项目取消了相关活动。未来待疫情得到控制,将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恢复边境往来,河口县将以开放性思维创新持续推进“国门文化”建设,努力推动“国门文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供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李亚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