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个夜间民族村·幻火奇妙夜

说起云南民族村,那是世世代代昆明人心中的“白月光”,它位于西山区滇池路,海埂大坝-云南民族村-西山森林公园几乎成为了外地游客来到昆明后必游的一条路线,也是周末遛娃的好去处。

云南民族村是昆明较早建成开放的人造文化主题景区,自1992年2月建成开放以来,在昆明旅游产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云南民族村以生动鲜活的纯民间形态,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建筑艺术、歌舞服饰、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保护传承云南25个少数民族优秀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整个景区内有1:1建造的傣族、白族、彝族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而且各有不同的民俗、工艺表演等,一日内就可以遍览云南众多民族的风情。

此次,云南民族村以“再造一个夜间民族村”作为景区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利用景区夜间环境条件及多媒体科技展示方式,将云南多元民族文化进行更加精彩的讲述,让夜间的民族村更加绚丽多彩,从而实现景区在运营时间、空间维度上的突破,将民族村夜间资源激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勃勃生机。

“再造一个夜间民族村”主要围绕着灯光互动及多媒体建设、基础设施及景观质量提升改造以及滇池大舞台主题演出剧场提升改造三个方面进行。先期打造的区域范围包括:景区前广场、傣家寨、哈尼寨、藏族村、德昂寨、景颇寨、阿昌寨、昆明故城及茶文化大观园,面积约为500亩。夜游项目主要包括“独树成林”幻夜广场、6场精彩演艺节目和多媒体互动项目。灯光互动及多媒体建设主要包括在大门前广场、6大村寨片区及昆明故城主要观光节点进行灯光亮化;基础设施及景观质量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景区景观提升改造、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电力设施改造等;滇池大舞台主题演出剧场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滇池大舞台改造、主题演出剧目打造、夜间演出打造。



此次夜间民族村的打造以“夜”为媒,将云南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生物多样性,融观赏性、娱乐性和体验性为一体。同时,更有助于推动区域内“夜”经济的发展,和周边海埂公园和滇池大坝一起,形成有规模的夜游景点集合,推动片区发展和旅游升级转型。此外,还能推动实现云南民族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再造一个夜间民族村”项目一期将确保在10月1日前开放,力争成为CBD COP15期间昆明夜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来源 云南民族村责编 谢同希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