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地两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公布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公布了

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

全国27个市(区、州)被命名为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47个项目命名为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文化和旅游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

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示范区(项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财务局:

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完成了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验收工作,确定将北京市石景山区等27个市(区、州)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北京市门头沟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机制建设项目”等47个项目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请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财务局,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人民政府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办法》(文旅公共发〔2020〕32号),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深化改革创新,示范引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 财政部

2021年7月16日

其中

云南省昆明市

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国门文化形象”工程项目

昭通市

深度贫困地区基层文化能人培养项目

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它们为啥能入选?

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


昆明市

自2018年取得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昆明市认真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严格督查检查,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夯实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加强保护利用,促进文旅融合,建设数字平台,积极推进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

下一步,昆明市将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大部署为契机,加快推动昆明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实现人均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政府投入不低于25元;进一步优化设施布局,合理确定辐射半径和覆盖能力,奋力打造昆明“15分钟文化圈”;深入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吸引更多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全市基本公共文化建设;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动乡村文化服务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全面融合,提升红色旅游、研学旅游档次,营造全域旅游氛围,实现文化服务和旅游消费互融共进、相得益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国门文化形象”工程项目

红河州“国门文化形象”工程项目落地在河口瑶族自治县。自2018年项目启动以来,河口县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使边境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河口县与越南老街市建立了文化交流长效机制;依托春节、盘王节、花山节、牛王节等节庆打造了边境特色文化活动品牌;河口县与越方加强了图书互赠等文化交流活动;在河口县与老街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的基础上,河口县桥头苗族壮族乡老卡村和苞茅寨村、河口县蚂蝗堡农场田房居民小组、河口县南溪镇龙堡村三坪坝小组与越南相邻村寨先后结为边境友好村寨。

昭通市深度贫困地区

基层文化能人培养项目

“深度贫困地区基层文化能人培养”工程实施以来,昭通市每年组织来自基层的文化能人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公共文化活动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文物保护、体育健身、文化市场管理、音乐、舞蹈以及禁毒防艾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期间还组织乡村文化能人参观昭通市博物馆、龙氏家祠,让他们感受昭通深厚的历史文化。同时每期培训班还给乡村文化能人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乡村文化能人才艺汇报展示是培训班最生动的一堂实践课,大家相互切磋技艺,受益匪浅。经过培训的乡村文化能人成了农村的文化“生力军”、脱贫攻坚的引领者、乡村文体活动的指导员、党的惠民政策的宣传员、乡风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有效实现了深度贫困地区的基层文化从过去的“送文化”到“种文化”转变,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知道多一点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指结合当地实际,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形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广覆盖、高效能,为构建基本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实践示范和制度建设经验的地区。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意义

● 探索新的重大文化惠民项目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政府责任得到明确和加强。通过创建,各示范区普遍建立了党委政府牵头、各部门参与的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并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评估之中。

二是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加大,基层设施网络建设得到加强。

三是通过示范区创建,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具有推广价值的制度设计成果,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力保障。

四是各地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通过实施了大量文化惠民项目,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创建带来的文化惠民成果。

●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

一是对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显著提升了文化惠民效果。

二是对正确处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推动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工作格局。

三是对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效提升了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四是对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效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不少示范区城市把加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整合资源、转变职能、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公共文化的社会化参与方式,使群众在公共文化参与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来源 云南发布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