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地文化和旅游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纷纷出台一系列措施,开展线上线下活动,重启跨省团队游,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
湖南:推动文旅产业恢复发展
9月1日至2日,湖南省省长毛伟明深入永顺县、沅陵县调研。他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张吉怀铁路即将开通运营的重大机遇,推动文旅产业恢复发展。
在永顺县芙蓉镇景区,毛伟明说,芙蓉镇名声在外,张吉怀铁路开通后,景区必将迎来加快发展又一春。要提升古镇整体风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供高品质旅游产品和服务,将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成高质量发展胜势。在沅陵县龙兴讲寺,毛伟明指出,要保护好、修缮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灿烂的湖湘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光大。
调研期间,毛伟明强调,要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用好用活省里出台的促进消费领域企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帮助文化旅游、运输物流、餐饮住宿等消费行业企业渡过难关,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促进企业恢复发展。要发挥大湘西地区独特的文化、旅游、生态资源优势,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做强做优文旅产业,带动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业复工复产
近200家景区推出门票优免措施,10个地市出台奖励政策
9月3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生生不息 老家河南”河南省文化和旅游业复工复产启动仪式在郑州“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举办。
(启动仪式现场 丁来 摄)
启动仪式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表示,在灾情和疫情双重叠加的情况下,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没有退缩,开展“大抢修、大排查、大培训、大练兵”,组织灾后重建;也没有止步,开展云展览、云推荐、云营销,拓展旅游市场。为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业复工复产,河南在道路建设、贴息贷款、门票补贴等方面积极研究政策。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云台山、清明上河园、老君山、殷墟等全省近200家景区,推出免票及打折优惠措施,回馈全国游客对河南的关怀和支持。安阳、南阳、三门峡、济源等10个地市出台专列、自驾游及组团奖励政策,为行业复苏提振精神和信心。接下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将坚持常态化防疫,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落实戴口罩、测体温、一米线等措施,同时组织丰富的节庆活动,从各方面提升服务质量,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汛情疫后”的“诗和远方”,让游客感受“老家河南”的温馨。
上海全域“低风险” 重启跨省团队游
9月4日0时起,上海市内中风险地区“清零”,全部为低风险地区。上海重启跨省团队旅游。
9月4日上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出温馨提示:各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可恢复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但不得组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不得承接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团队,不得组织中高风险地区游客外出旅游。各区文化和旅游局要指导辖区内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严格遵守《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三版)》有关要求,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据了解,当天,有近300人的企业客户选择春秋旅游9月10日“桐庐富春江小三峡、雅鲁漂流和芦茨村2日1晚”产品以开展拓展活动,也有上海市民购买春秋旅游9月8日前往四川的旅游产品、9月8日前往甘肃青海大环线的8天7晚产品等。长三角地区“机票+酒店”自由行热度不减。水乡和古镇等仍然是沪上跨省自由行的主要目的地。已有数十名上海市民报名,拟带着孩子前往杭州、湖州、嘉兴等地度假。还有一些上海市民选择错峰休假,打算去体验海滨的轻松自由。其中,9月5日和6日的三亚、北海,9月7日的威海、厦门,9月8日的丽江、贵阳、晋江、厦门、大连、张家界等目的地,已有数十名自由行游客报名。上海本地旅游市场方面,不少市民选择近郊游,目前预订量较大的产品有崇明方向的团建、美食、采摘线路,如崇明农家菜、长兴岛采摘橘子、金山尝海鲜等。
沪上旅行社人士表示,当前情况下将严控业务范围,如对于跟团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一旦目的地或客源地出现中高风险情况,将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刹停相关业务。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沪上旅行社在经营模式上,比较重视控制组团规模,以小团化为主,针对密闭空间的大型演出场所暂时不安排也不做推荐,尽量户外游览。在人员管理上,严把上岗安全关,严格做好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掌握行动轨迹,定时监测体温,有异常及时报告。
上海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表示,春秋注重防控旅游行前和行中风险。如在行前,通过产品预订须知、官微、官网等宣传疫情防控举措,并把防疫提醒纳入旅游合同;在行中,查验健康码、测温,提醒游客全程佩戴口罩、遵守当地防疫规定,监督提醒游客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等。“我们还做好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一旦有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启动、高效处置。”
来源 中国旅游报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