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激励水利人继续保持昂扬斗志,积极投身到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中,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水利部印发《关于表扬全国水利扶贫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全国水利系统共有148个先进集体受到通报表扬,其中,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榜上有名。
“十三五”以来,云南水文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党建联动与产业扶贫并重,坚持水文特点与精准扶贫并举,真心实意帮扶、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推动挂钩帮扶村全部脱贫出列、结对帮扶户稳定脱贫退出,展现了云南水文人的优良作风和责任担当。省水文局3次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定为“好”,3名同志获得省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荣誉是对云南水文定点帮扶脱贫攻坚工作的肯定,也是对1000多名水文干部职工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全省水文系统践行初心使命、接续服务乡村振兴的鞭策和鼓舞。”对于此次被评为“全国水利扶贫先进集体”,省水文局扶贫办主任张占杰告诉记者,省水文局的挂钩帮扶村为文山州丘北县腻脚乡鲁底村,14个水文分局还定点帮扶了14个州(市)的14个贫困村;全省水文系统累计选派驻村工作队员52名,安排结对帮扶干部职工612人,投入帮扶资金1467万元,挂联帮扶的15个行政村、1527个建档立卡户、5966人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兑现了云南水文人定点帮扶脱贫攻坚的庄重承诺。
积极推进 让鲜艳的党旗在水文脱贫攻坚一线迎风飘扬
“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省水文局党委注重把建好筑强基层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引擎”,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找准鲁底村党总支的症结所在,深入推进“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工作,量身定制实施方案,组织省局机关各党支部与鲁底村8个党支部建立“结对共建”关系,把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建在了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
在“结对共建”过程中,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伯根,多次到鲁底村调研指导党建工作、为基层党员讲党课、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研究脱贫攻坚工作;省水文局处级以上干部深入结对村讲党课27次、组织座谈会46次。同时,省水文局投入30余万元,为鲁底村建设党建研习所、添置办公设施、改善工作环境等,深入组织开展“感党恩、跟党走、知奋进”宣传教育和“法治进村、入户”活动,增强了当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省水文局机关各党支部认真落实“六个共建”,把结对共建目标瞄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采取示范先行、力量集中、强盯强推等方式,推动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和创新提质,通过“主题+专题”、“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等方式,促使鲁底村党总支的组织生活回归实践、根植基层,并摘掉了“软弱涣散”的帽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省水文局在定点帮扶脱贫攻坚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党建扶贫双促共赢”之路,被云南省委省直机关工委选入“云南机关党建创新案例”。
压实责任 让致富之花在当地不断绽放
“过去,这里到处是泥巴路,坑坑洼洼,路上到处是牲畜粪便,房子也大多是危房。”这是2017年叶旭初到鲁底驻村时的印象。在这里,省水文局选派的四任工作队长同时兼任驻村第一书记,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扎根乡土,战“疫”战“贫”,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成就和见证了鲁底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责任上压紧压实。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省水文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伯根,既当“指挥长”又当“战斗员”,处室包村、职工挂户,工作绩效作为评先评优和岗位评聘的重要依据。全省水文系统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尽锐出战,累计参加走访帮扶7126人次,受惠群众达4万多人次,通过“户户清”“五共五教”“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精准施策、一户一策,推动脱贫攻坚精准帮扶措施在扶贫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基础上夯实打牢。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省水文局帮助鲁底村修建道路、购买15辆垃圾清运车,帮助100多户贫困群众补齐饮水安全和安居住房短板、改造提升人居环境,如今,村内道路从坑洼土路变成了干净的水泥路,白墙黛瓦、整洁院落相互掩映,群众健康生活理念和奋发思进意识得到增强,乡村变化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
产业上精心培育。省水文局根据当地地理和气候条件,帮助鲁底村理清产业规划路子,资助成立鲁底村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邀请专家开展种养殖培训,扶持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建立群众稳定增收机制,为鲁底村高质量脱贫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20年底,全村已发展万寿菊、烤烟、三七等经济作物7340亩,养殖牲畜3200多头,村经济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3000多元。
省水文局还十分注重通过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先后为鲁底村小学改造了学生食堂、安装了广播系统、配置了课桌椅、修缮了校园设施,安排6万元专门设立水文奖(助)学金。广大干部职工也自发为鲁底村小学捐资捐物,折合资金达5万余元。
增进福祉 水利“活水”灌溉绿色大地
资源性、工程性缺水是制约腻脚乡及鲁底村发展的最大瓶颈。省水文局注重把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作为改善民生、稳固农业基础、促进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抓手,通过协调争取,投资575万元的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大龙山小流域治理项目在鲁底村落地见效;投资7600万元的阿奈龙(一)型水库建成蓄水,可解决7109人、5232头大牲畜和3224亩农田灌溉用水。同时,腻脚法克水库项目已被文山州列进2021年开工计划,为腻脚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水利基础。
省水文局及各分局还充分发挥水文行业优势,在挂钩帮扶的村委会布设雨量、墒情监测站点,及时为村民提供水雨情、旱情监测信息,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水源点水质检测和家庭饮用水水质检测,为挂钩村和结对户充分利用水资源、喝上放心水提供技术支撑;多方筹措资金为挂钩村修建集雨和蓄水设施、疏通沟渠等,组织30名业务骨干深入6个州(市)14个县区参与水利扶贫工作,为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贡献了水文力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省水文局在圆满完成对脱贫攻坚定点帮扶任务后,目前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已调整至弥渡县牛街乡大桥村,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投入30多万元为大桥村办了第一批四件实事。
下一步,全省水文系统干部职工将坚决响应党的伟大号召,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有效衔接,用情用心用力服务大桥村乡村振兴工作,以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实习记者 和丽珍
通讯员 叶旭 文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