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县文旅局为群众办实事 “走实”又“走心”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昭通市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充分发挥文旅行业在助力乡村振兴、为民惠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三个围绕”,积极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源泉,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满足感、幸福感、获得感。

围绕公共文化服务,打造培根铸魂“精神堡垒”

暑假期间,在永善县图书馆的阅览室内几乎是座无虚席。家长张大姐带着8岁的儿子正在阅读少儿书籍,她高兴地说:“利用假期带孩子来图书馆,不仅能让孩子多学习知识,自己也能拓展知识面。县图书馆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面向市民零门槛开放,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引领广大市民与书为友、享受阅读、沐浴书香。”永善县文化馆举办“抗疫有我、爱卫同行”、“学金句、悟思想”书画摄影作品展,并开设书法、绘画、写作、吉他等多个文艺培训班,培训学员200余人次。溪洛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和各民间文艺团体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爱国卫生专项行动、疫情防控,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不定期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戏曲进乡村”、“千场演出进千村”等惠民演出活动120场,观众累计约20余万人次。

围绕乡村旅游发展,打造宜居宜游美丽家园

初秋时节的溪洛渡镇明子村,大自然清新的空气,秀丽宁静的田园风光、清雅干净的民宿院落、原汁原味的乡村美食、果香弥漫的生态农业观光院……吸引着县内居民约上亲朋好友,带上老人孩子,一边采摘水果,一边拍照留念,尽情体验乡村田园生活乐趣。这只是永善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永善县以市县“十四五”发展规划为统领,编制文化旅游“十四五”发展专项规划,积极谋划文旅项目,夯实发展基础,主动向上级争取入库,积极推进在建项目马楠云上草原、务基青龙文化旅游基础提升工程建设,建立完善施工组织、过程监管、协调联动等机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做好黄华铜运文化滨江休闲旅游区、茂(林)伍(寨)草原房车露营休闲旅游区、溪洛渡乡村旅游示范区等项目包装储备,逐步形成“策划包装一批、前期推进一批、成熟争取落地一批”的项目推进格局。

围绕用心用力帮助,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

“县文旅局的党员干部职工不仅帮助我搬家,还给孩子们送来一些衣物和学习用品,做梦都没想到,能搬进县城新房子居住,感谢共产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对我们老百姓的关心!”搬进县城的马楠村群众邓友怀激动地说。全县巾帼建功伴你成长暨“双千”(千名学生进城就学,千名妈妈进城就业)工作启动后,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及时与马楠乡马楠村、永红社区联系,并组成党员帮扶队帮助10户18名学生搬运物资、清扫房屋、开展操家理屋、办理入学手续等,确保顺利入学、入住,并及时进行了回访,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存在的困难,送去衣物、文具、玩具等,积极引导他们牢固树立自强和感恩意识,进一步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同时,针对职工女儿患重病的实际,局机关党支部和工会联合组织动员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含临聘人员)伸出援助之手,开展爱心捐款12950元,并及时送到职工手中,让她真切感受到文旅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通讯员 黄桦 文

黄桦 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