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 | 科技支撑生物多样性 云南的动物保护你知道多少?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之称,如何有效保护云南的动物多样性?9月15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毛炳宇在“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支撑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做了详细介绍。

推进关键区域动物多样性资源科考与保护

昆明动物所始建于1959年,直属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41个学科团队。拥有“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2个主要研究单元,建设有8个国家或院级科研与技术平台和2个野外观测台站。建所以来,昆明动物所立足我国西南及周边东南亚国家丰富的生物资源,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重大需求,在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和利用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建所以来,昆明动物研究所先后开展云南脊椎动物资源考察、云南昆虫考察、高黎贡山考察、横断山脉综合考察、红河地区动物资源考察。2017年,该研究所牵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向世界“第三极”发起探索。在历次科考中积累标本90余万号,掌握一手科学资料,为云南省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

毛炳宇介绍,在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保护方面,该研究所高度重视野生动物基础研究、调查监测和保护,设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昆虫类等科研团队。在长期科研实践中形成人工跟踪、红外相机监测、视频监控、无人机监测、遥感观测等“天—空—地—生”技术集成监测体系,同时,拥有快速高效监测生物多样性的高通量条形码技术,为科学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近年来,该研究所在滇金丝猴、长臂猿、亚洲象、绿孔雀、黑颈鹤、中国大鲵等物种研究保护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在滇金丝猴研究保护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起,率先开展了滇金丝猴的监测、迁地保护和人工驯养繁殖研究,目前已成功繁殖出子三代,保有目前最大的滇金丝猴人工繁育种群。2016年,通过基因组学研究解析了金丝猴属物种高海拔适应遗传机制,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长臂猿研究保护方面,系统摸清了西黑冠长臂猿各类行为特征,揭示了群体大小形成的影响因子,探讨了一夫一妻、一夫二妻社会体制形成与维持的生态学、行为学与遗传学原因。2017年,联合国内外科研团队,发现并命名新种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这是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

在中国大鲵研究保护方面,发现中国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有可能为8个)组成,打破了学界“中国大鲵是一个物种”结论。同时,在Science发文,提出调整中国大鲵保护策略及规范养殖产业管理建议,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了新的科学指导和依据。

在绿孔雀研究保护方面,联合林业主管部门、社会组织、动物保育机构等,推进保种增量、人工繁殖、社区共建科学管护,目前,绿孔雀野生种群约555-600只,稳中有升,经过基因组鉴定的纯种人工种群初步形成并成功繁育孵化子一代。

在亚洲象研究保护方面,联合林业主管部门建立人工、无人机及红外相机阵列构成的复合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平台,充分掌握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分布和栖息地现状,为科学开展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保护和恢复、建立亚洲象种群监测及预警体系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在黑颈鹤研究保护方面,围绕物种的分布、种群动态、迁徙、行为与保护等,开展系列研究,厘清世界上黑颈鹤的分布和种群动态。其种群数量显著增加,从1996年的约5600-6000只,增长到2020年的1.6万余只。2020年7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黑颈鹤从受胁物种名录中移除,濒危等级由“易危”调整为“近危”。

推动遗传资源综合利用 支撑种质资源创新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该研究所面向人口健康、种业创新,深入推进家养动物新品种选育、云南土著鱼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动物活性肽类资源发掘等工作,为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家养动物资源保护、研究与开发利用方面,牵头完成山羊、绵羊、牦牛、家犬、家鸡、家猪等家养动物的基因组解析,挖掘了家猪、家鸡等品种重要性状遗传标记,为畜牧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在云南嵩明建立西南家猪分子育种与转化医学研究基地,推动了地方优良猪种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揭示中国西南地区是家养动物驯化中心之一,具有丰富的家养动物遗传多样性,在家养动物资源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发起万犬国际基因组计划并组建国际研究联盟,全面深度探讨家犬起源与驯化、人工选择、疾病机制、医学模型等重大科学问题。

在云南珍稀土著鱼类保育与可持续利用方面,迁地保育云南土著鱼类活体102种,突破人工繁殖技术48种,初步实现产业化3种。培育出滇池金线鲃水产新品种——“鲃优1号”,这是云南省第一个水产新品种,也是我国第一个基于国家级保护鱼类创制的新品种。提出“花-鱼-螺蚌-鸟”的高原湖泊立体生态修复模式,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视察滇池保护治理情况,该研究成果以“生态缸”的形式,向习近平总书记进行了展示。该理念在COP15宝丰半岛湿地室外展示项目中得以重点实施。

在有毒动物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推进蛇毒、蜈蚣、蝎子毒液成分多样性及其毒理和病理机制研究,发掘具自主知识产权天然活性多肽1300多种,为肽类创新药物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成果“基于生物生存策略的有毒动物中药功能成分定向挖掘技术体系”荣获2013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 支撑生物多样性基础研究

1986年,该研究所建立我国第一个野生动物细胞库。2006年,与云南省合作共建昆明动物博物馆,标本馆馆藏各类动物标本近90万号,涵盖了我国西南各种生态类型的动物标本,是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收藏量最为丰富的动物专题博物馆。2008年,建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大型仪器区域中心,建设多个跨学科、区域共享的生物多样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技术平台,形成西南地区系统完备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共享平台体系。2009年,建立动物种质资源库,2020年建成1个百万级超低温自动化样本库,总存储量达300万份。同时开发1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现藏11000多物种共20余万份动物组织、核酸、细胞样品,为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采集和保藏等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物种的简易和准确鉴定,开发了多类群的DNA条形码技术,牵头组织我国生命条形码计划,使我国成为国际生命条形码计划的四个中心节点之一。

2020年,该研究所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中心和生物多样性基因组中心,开创了生物多样性的宏基因组学监测方法,目前正积极推进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昆明分部筹建工作,拟建设高效开放共享的生物大数据研究和服务平台,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助力COP15大会  添彩“春城之邀”

毛炳宇介绍,为迎接COP15,该研究所将发挥智库优势,在物种信息数据、成果展示、志愿服务、科学传播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在今年生物多样性日,会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发布《云南新物种(新记录种)名录》;参与COP15边会“极小种群物种的拯救保护”,并承担《中国西南受威胁及特有脊椎动物》编写工作,该书采用中英文双语撰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和介绍我国西南地区脊椎动物的基本情况和典型物种,作为献礼COP15的图书该书也将在本月底正式出版。据悉,西南地区虽然只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8%,但却拥有我国脊椎动物物种数的73%,其中云南拥有我国脊椎动物物种数的48%。由于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强烈,西南地区许多物种是本地特有的,其中,中国西南地区已记录的脊椎动物中,中国特有种比例为38%,其中两栖类的中国特有种比例高达63%。

依托长期科考建立的动物数据资源库,该研究所建立了中国蜻蜓网,向世界展示中国蜻蜓的最新研究成果,COP15大会期间将设专题介绍中国蜻蜓多样性和云南蜻蜓区系。依托昆明动物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专题展览与科普活动,助推形成迎接大会、当好东道主,关爱自然、和谐发展的浓烈氛围。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

赵嘉 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