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文/图)9月19日,云南民族村佤族寨新米节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带领游客走进佤族村寨,品尝新米。
“新米节”是佤族人民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的日子,多在农历八月份举行。节日当天,佤族的男女老少均会身着盛装,大家欢歌笑语,共享丰收的喜悦,祈祷来年的丰收。
活动开始,“巴猜”(佤族祭师)手持树枝祈福迎新,佤寨男女老少身穿黑红色为主的节日盛装紧紧跟随,将新水迎入寨内,用新水煮新米。随后,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佤族姑娘和小伙们敲起木鼓、甩起长发,跳起粗犷豪放的舞蹈,迎接各方游客的到来,游客也跟着欢快的鼓点,纵情跳起欢快的打歌,和少数民族姑娘小伙们一起感受节日的喜悦,为他们送上欢呼声和掌声,沉浸在佤族新米节的欢乐氛围中。
除了精彩的表演,此次活动设置了游客参与环节,让游客上台体验佤族人民在丰收时节扭棍、打谷、簸谷、舂米、筛米等新米制作过程,切身感受新米是如何从稻谷变身美食的传统加工过程,共同欢庆佳节。
“我们那里主要种植小麦,参加佤族新米节,让我体验了云南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习俗,更让我第一次知道大米是怎么加工出来的,我感觉很有趣。”来自河南的夏小姐告诉记者,现代社会农作物种植和制作大多以机械化为主,很少见到手工制作,这次云南民族村制作新米的体验对她的云南之旅是一个好的开端,接下来她还将在云南进行为期一周的旅行,希望在之后的旅程中可以体会到更多的云南风情。
“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佤族文化,了解新米节。”云南民族村佤寨佤族文化传承者艾茸说,佤族新米节是特别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以前佤族大多以刀耕火种生活生产方式为主,没有科学的指导培训,粮食产量低,所以粮食对于佤族人民是特别珍贵的东西,虽然现在在国家、政府以及专业农业机构的培训指导下,粮食产量已经提高,日子虽然越来越好,还是希望大家通过新米节珍惜每份来之不易的粮食。
此外,除了激情四射的表演和趣味十足的新米制作,热爱美食的朋友还能在云南民族村佤寨品尝到鸡肉烂饭、舂干巴、香葱酥、阿佤水酒等色香味俱全的佤族地道佳肴。
据悉,此次新米节举办时间为9月19日至9月21日,在中秋佳节期间,来到云南民族村的游客都可到佤寨欣赏精彩纷呈、原汁原味的新米节,你还在犹豫什么?
划重点:
疫情期间,云南民族村日接待量限25000人,活动期间将实名预订门票,请游客携本人二代身份证入园(免票人群还需携带免票证件)。入园时请配合景区做好“戴口罩+云南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核酸检测报告(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测体温,若体温达37.3℃者,将严禁进入云南民族村。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