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丽江司法行政系统通过“四个加强”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 ,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为助力乡村振兴,为基层乡(镇)、村(社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进一步加快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积极发挥服务村组织换届、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纠纷矛盾、参与社会治理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提升乡村依法治理能力。及时将优秀的“法律明白人”扩充到“法治带头人”队伍,对条件成熟的村民及时吸纳进农村“法律明白人”队伍予以培养。各地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扎根基层优势,深入了解当地社情民意,及时掌握、反映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积极协助并主动参与矛盾纠纷劝导、化解工作,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利益诉求。近日,华坪县司法局利用乡镇“万名党员进党校”暨新任村、组干部培训平台,开展“法律明白人”专题法治讲座。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建设,积极为基层群众提供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便利性的公共法律服务,进一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丽江市司法局统筹基层法律服务资源,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专业人员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目前丽江市已完成“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的目标。同时在市政务服务中心派驻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律师、公证员、调解员等法律服务人员,宣传政策和法律法规,受理群众申请事项,接待(接听)群众来访和来电,帮助群众及时办理业务。大力推广运用“12348云南法网”“云南掌上 12348”,健全完善以网络平台为统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公共法律服务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率不断提升。基层群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终端学习或查询法律法规、申请办理事项、查看办事进程、线上咨询,从而满足自己的法律服务需求,真正实现了法律服务“掌上办”。
“双语”普法进乡村, 法治宣传入人心。为全力以赴打好“七五”普法收官战,高点谋划开启“八五”普法新征程,进一步开展法律“七进”及民法典宣传活动,县区司法局大力开展“双语”普法。2021年9月14日,通达司法所在白姑河村开展法治宣传讲座,通达司法所负责人充分结合白姑河村实际情况,采用“汉语+傈僳语”的方式,以村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法律问题为导向,宣讲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婚姻家庭、领里纠纷等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政府立法民意直通车”开进村委会,拓宽群众参与政府立法途径。此举是为了拓宽群众参与政府立法途径,确保政府立法最大限度地反映群众意志。“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根据《丽江市人民政府2021年立法工作计划》要求建立的,按照市司法局《关于推荐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的通知》,目前古城区建立社区联系点,玉龙县建立村委会联系点。近日,丽江市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到玉龙县拉市镇海东村委会开展建立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把“政府立法民意直通车”开进了村委会。丽江市司法局还将在进一步完善联系点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市政府立法工作需要,进一步扩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覆盖面,扩宽基层群众参与政府立法的途径,使市政府立法工作最大限度地汇集民智、反映民意。
通过持续扎实推出“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系列活动和便民措施,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初步形成多元化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乡村群众获得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更加方便快捷、精准高效,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法律服务在乡村地区的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来源 云南司法行政
丽江市司法局供稿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