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两家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公布

近日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

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

通知全文如下——

云南共有21家单位入选

其中,普洱市

孟连县文化馆、西盟县文化馆

2家单位上榜

↓↓↓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云南省)

孟连县文化馆以《宣抚司礼仪乐舞》、西盟县文化馆以《佤族织锦技艺》为代表性非遗项目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孟连县文化馆)

(西盟县文化馆)

宣抚司礼仪乐舞

宣抚司礼仪乐舞起源于孟连,在土司统治时期,宣抚司礼仪乐舞专为孟连宣抚司署的迎宾、节庆、赶摆、嫁娶等活动进行演奏。宣抚司礼仪乐舞的整场演出以歌、舞、乐为一体的艺术表演方式呈现,音乐演奏多以合奏、齐奏形式进行。



宣抚司礼仪乐舞的乐曲旋律规整、悠扬动人,其中舞蹈又分为蜡条舞、长甲舞、孔雀舞等。宣抚司礼仪乐舞不受外来音乐的冲击和影响,原汁原味地保存着数百年来傣族音乐的基本状貌,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展示了傣族人民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佤族织锦技艺

佤族织锦技艺广泛流传于西盟县的佤族村寨之间,与佤族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反映了佤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耕织劳作、宗教习俗等社会生产活动,是佤族鲜明的文化符号,在中国民族织锦中占有重要地位。


独特的色彩和纹式构成极具民族风情的佤族织锦,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佤山天地、山水、村寨、河流、森林、花草、云霓等绮丽的自然风貌和阿佤人民的衣食住行、信仰、风俗等情景。佤族织锦所表现的色彩和图案,反映了佤族人民“万物有灵”的原始自然崇拜的宗教理念,涵盖了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传统的生命意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相互配合,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成为佤族重要的民族文化标识。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

普洱市非遗中心、山鹰、朱正供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