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戒毒系统教育矫治大讲堂开讲啦

“您认为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为何做研究?为何要入库?”

“良好的教学节奏就是凤头、猪肚、豹尾”

“问题等于现状减去标准”

……

为积极回应基层关于切实加强教育矫治业务建设、大力提升能力素质的意见建议,努力解决基层场所在教育矫治工作中存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业务短板、能力弱项的呼应,云南省戒毒管理局主动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精心筹划开设教育矫治大讲堂。

9月26日,伴随着一场围绕如何提高教育矫正和理论研究水平的业务培训在线上生动展开,云南戒毒系统教育矫治大讲堂正式拉开帷幕。云南戒毒系统教育矫治大讲堂第一讲、第二讲主会场设在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培训中心,全省各强戒所和局机关1300余名警察职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了培训。

昆明市教科院原院长、云南省委联系专家饶又明教授以《有效备课与高效教学》为题,以“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为切入点,引导警察职工思考“为什么?教什么?教哪个?怎么教?怎么样”五个问题,启发大家“教育走心”如何体现“特”“准”“趣”三个特点,系统回答了“怎样备好课,怎样上好课”这一问题,上了一堂生动精彩的教学技能课。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克岭教授以《研究课题与学术论文撰写》为题,从选题破题、文献检索、研究要素、文章措辞等四个方面,以自己如何做课题申报并进行课题研究为例,讲解了信息收集、研究技巧、课题申报、写作方法等知识,鼓励警察职工努力开展理论创新研究,推进研究成果转化。

云南省第三强制隔离戒毒所警察施孟君同志以《戒毒系统科研趋势、问题和建议》,从个人研究的视角分析研判了戒毒系统的6个重点科研方向,归纳总结了戒毒科研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误区,并就如何开展好理论调研和科研工作提出了很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意见建议。

此外,本次培训还安排了交流研讨和互动环节。




省一所、省二所、曲靖所分别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工作侧重和路径方法,对如何做好教育矫正工作进行经验分享……

省五所、省女所、保山所分别从课题研究、论文报送、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如何做好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培训强调

要把教育矫正工作作为教育戒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手段,不断提升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教育戒治戒毒人员,帮助他们戒除毒瘾。要突出教育矫正专业建设,积极开展业务能力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构建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专业素养结构。要严格执行教育矫治工作纲要,抓实思想道德、法律常识、文化素质、行为养成等教育,抓好毒品认知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健全完善个案化教育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和戒治质量。要加大教育矫正软硬件建设,建立完善教育矫治设施设备标准体系,从制度机制层面进一步规范和优化教育矫治投入和建设。

培训要求

要深入开展戒毒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围绕戒毒工作热点、难点、堵点的重要问题和戒毒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专业方向,加强戒毒工作实务研究,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不断提高教育戒治质量和效能。要建立常态机制,大兴研究之风、大讲研究之法、大用研究之果,强化课题研究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确保课题研究质量、水平和效益。要注重社会合作,大力吸引和有效吸附相关专家、学者和科研团队参与戒毒理论研究,着力破解一批影响制约戒毒工作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有思想、有实践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要推动成果转化,积极促进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成果的实际运用,发挥研究成果在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奋力蹚出一条具有云南戒毒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下一步,云南省戒毒管理局将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作为提升队伍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履职能力的基本途径,用心用情用智用力办好云南戒毒系统教育矫治大讲堂。

来源 云南省司法厅、云南省戒毒管理局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