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好 家乡美 | 铆在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夫妻档”

有人说:“爱情是早晨起来,我发现你和阳光都在,这就是我想要的未来。”而对于移民管理警察来说,“并肩战斗”也许是爱情最美的样子!夫妻齐上阵,他们是相伴守望的亲人,更是并肩冲锋的“战友”。

又到一年国庆时

魅力春城被装扮一新

大街小巷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让我们一起走进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

看看铆在战位的四对“夫妻档”


近在咫尺的坚守

同一座城市,一家四口,三条线,平行不相交。刘捷是执勤二队副队长,妻子何美琪是执勤一队领导,今年是夫妻俩携手走过的第十个年头,刘捷掰着指头数了数,他们两人共同过的节日,连十个都不到。

夫妻俩的距离,以前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境大厅与入境大厅的距离,而现在,似乎更近了一些。自从该站实行“7+14+7”闭环管理勤务模式后,妻子何美琪在执行入境边检查验任务时,丈夫刘捷正好是闭环管理期间,夫妻俩分住楼上楼下的房间,近在咫尺却不能见面。

何美琪在验放完当天的入境航班回到闭环的酒店,每天面对实时更新的境外输入病例与数据,刘捷只能在微信上关心妻子:“严格遵守防疫规定,保护好自己!”

作为双警家庭的孩子,他俩的大女儿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懂事,从最开始“爸爸、妈妈,我要开学了,你们怎么还不回家?”的委屈和困惑,到现在“爸爸妈妈,不用担心我,我会好好学习的,你们加油!”的暖心话语。

因为闭环管理勤务,他们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都要在岗。10月6日,刘捷将结束闭环回家,“还能抓住假期的尾巴,陪陪孩子。”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喜悦。在执勤二队,像刘捷这样的夫妻还有一对,那就是民警尹证棕和他的爱人张青,执勤三队队领导。他与妻子短暂见面,就是勤务交接的几分钟。“爸爸妈妈,我想你们啦,你们快回来陪我……”勤务间隙,尹证棕和儿子视频通话,儿子奶声奶气地说到,尹证棕看着视频里刚学会走路的儿子,眼睛有点儿湿润。

(尹证棕正在担负入境查验任务)

(尹证棕妻子张青正在担负货机查验任务)

分隔两地的坚守

“我们还没孩子,牵牵绊绊的少!” 范轶凡和丈夫徐达同为移民管理警察,疫情刚爆发时,两人就主动“请战”一线。

范轶凡是执勤二队勤务组长,今年刚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表彰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百名成绩突出党员,丈夫徐达是景洪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作为中缅边境疫情防控队的一员,一直战斗在抵边警务室。虽然分隔昆明、西双版纳800多公里,但两人都同时冲锋在“抗疫”的最前线。

9月26日晚11时,结束当日最后一个货机查验任务,范轶凡回到入境备勤室,拿起手机,看到“亲爱的老婆,我们已经携手走过了5个年头…”这样一条信息,她才猛然想起,今天是她的结婚纪念日。她迫不及待地拨通了丈夫的视频电话,透过屏幕,口罩、护目镜、头套都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半开玩笑地问丈夫,自己是不是太丑了。“这是我见过你最美的样子。”电话这头,徐达早已红了眼眶。

第二天新的勤务也将陆续开始。肩负神圣使命,范轶凡每次走上战位总能感受到胸中激荡的豪情:“为祖国站岗,为和平坚守。”休息片刻后,丈夫也起身与同事换班,开始夜间的边境巡逻。

(雷莹莹丈夫戴超勤务间隙与孩子视频通话)

说来也巧,该队民警雷莹莹和丈夫戴超和范轶凡夫妻一样,同为移民管理警察,同样分隔昆明、西双版纳两地,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坚守在防止境外疫情输入的战位上,雷莹莹对两个孩子满是内疚。中秋节时,老大生病住院,刚出院回家,老二又生病了。为了让夫妻俩安心工作,父母对他们隐瞒了一切,每次打电话,他们都是报喜不报忧。要不是前两天视频时,雷莹莹看到孩子吃的药,她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两个孩子生病的事。“正是有了父母的支持,我们才能安心坚守。”站在停机坪,看着一架架腾空而起的飞机,她说,在这个没有界碑的国门,我们定竭尽全力为祖国站好岗!

(雷莹莹在停机坪等候货机落地)

来源 云南法制报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