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0月8日召开的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坚持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原则,力争到2025年,优势特色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创新型云南基本建成。其中,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0%,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130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525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9件。
(发布会现场 赵嘉 摄)
为达到2025年科技创新发展目标,《规划》从科技支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科技引领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科技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基础研究新优势、加快以云南实验室为引领的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培引创新主体、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构建联动创新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科技创新12项主要任务。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发布新闻 赵嘉 摄)
▶任务一:科技支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以加快民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平安云南和健康云南,让先进科技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云南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力量。
▶任务二:科技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需求,加大生态文明领域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提高“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为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科技力量。
▶任务三:科技服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坚持内外统筹、双向开放,将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机衔接。对内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对外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把云南建设成为国内大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俊 赵嘉 摄)
▶任务四: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聚焦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需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加大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力度,支撑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00项,开发重点新产品500个。
▶任务五:培育基础研究新优势。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并重,鼓励原创性研究,着力推动“从0到1”的突破,为“1到10”“10到100”做好支撑,依托云南丰富的生物、天文资源及研究积淀,打造基础研究小高地。瞄准前沿领域前瞻布局,实现单点和多点突破,面向未来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强化战略导向,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寻求颠覆性技术重大突破。面向重大发展需求,解决重大需求关键技术的基础科学问题。
▶任务六:加快以云南实验室为引领的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围绕科学前沿、国家和云南战略需求,高水平建设云南实验室,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各类创新平台的有机衔接和相互支撑,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夯实科技创新物质技术基础。
▶任务七:大力培引创新主体。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引进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院所建设,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速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王立新 赵嘉 摄)
▶任务八: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牢固树立创新发展“关键在人”的理念,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把人才链建在科研创新链、产业链上,充分激发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着力打造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强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建设需求引领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平台建设。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改进科技创新人才发现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创新科技人才服务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任务九: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业。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难点问题,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健全转化服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加快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
▶任务十:构建联动创新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服务和融入全省生产力布局,强化滇中地区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领头羊”作用,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培育滇西、滇南、滇东北等区域创新增长极,引导创新资源有效流动和聚集。提升基层(县域)创新能力,推动以高新区为主的各类园区高质量发展,构建形成联动创新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任务十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目标,以优化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为主线,以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力点,落实“四抓”要求,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改革科技项目形成和组织管理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推进以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深化科研院所改革,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提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任务十二: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八大工程。聚焦未来五年云南科技创新重点,把《规划》任务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立足云南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举全省之力,突出特色、汇聚资源、深化改革,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组织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乡村振兴科技支撑、民生科技创新、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能力跃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引、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等8大工程。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张继红 赵嘉 摄)
《规划》的颁布,明确了未来5年建设创新型云南的奋斗目标,系统地部署了未来5年我省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为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绘就了蓝图。下一步,云南将切实做好《规划》的任务分解、组织实施、和跟踪评估,抓紧制定出台一系列务实管用的科技创新政策,为《规划》任务的落地落实提供保障。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迪 文责编 杨 奥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