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通海:百年银饰文化闪耀至今

一脚踏进玉溪通海县城历史文化街区——西街,我们便走进了一个银光闪闪的珠光宝气的世界。一个接一个的金银首饰加工和销售的店员便笑盈盈地欢迎你的光临。

通海的银饰品制作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元年(1851)即有制作银首饰的能工巧匠。银在他们手上经过熔化制成所需型料,然后又经过拉丝、碾片、赞花、成型、焊接、表面处理和磨光等工艺,就变成了人们佩戴的银光闪闪的手镯、戒指、耳环……光绪年间(1875~1908),县城梁姓“元丰号”银楼制作的“三星”、“八仙”、“十八罗汉”银佛像和帽徽,工艺精致,造型逼真,信誉良好。民国时期,县城的银楼、店铺发展到十多家。生产的银饰品有:彝族的凤头针、六方手镯、领扣、梅花围腰链、小鱼耳环,蒙古族的大排衣扣、银角葫芦、银角扣以及汉族妇女、小孩的银饰品约80个品种、200多个花样。民国后期,通海的银首饰就已走进缅甸、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据《通海县志》记载,清咸丰元年(公元 1851 年),原通海、河西两县就有制作银首饰的能工巧匠。清光绪年间,河西县城银匠陈焕,率徒 6 人,自带纹银600余两,到通海县城开“元丰号”银楼。该号生产的银饰制品“福、禄、寿三星”“八仙”“十八罗汉”等儿童帽饰,造型逼真,工艺精致,声名远播。民国初年,镀金工艺的传入,使原通海、河西传统的银饰制作工艺有了大的发展,两县城内银楼金铺兴盛一时。通海城内有“天宝银楼”“国华银楼”“宝兴金店”“应兴银楼”“春宝银楼”“荣盛银楼”“万宝银楼”等,从业人员数以百计。河西城内有“长源号”“天宝号”“宝生隆”等 12 户,从业人员近 30 人。1956年在通海、河西两地分别组建了银器社。1980年成立了通海县民族银饰制品厂,该厂被国家民委、轻工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其注册商标“孔雀”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近年来,通海民族银饰制品厂(云南通海民族银饰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在产品获奖的同时,企业也多次受到国家民委、国家轻工部、云南省人民政府的表彰。云南通海民族银饰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被评为“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通海民族银饰制品厂(云南通海民族银饰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名字,频频出现在《人民日报》《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经济报》等报刊杂志上。

通海银饰制品的能工巧匠,不仅能做银首饰,还能做金首饰。加工、销售金银首饰的小店遍布通海城乡。通海民间艺人制作的金、银首饰,风格独特、工艺精良、精巧美观。通海县民族银饰制品厂具有加工金首饰的能力,1984年就经国家有色金属总公司鉴定并认可。

我们常说:“三分的人才,七分的打扮。”人要美,是离不开打扮的。数百年来,通海银饰不仅满足了边疆少数民族祈求吉祥如意的愿望,也把边疆少数民族打扮得银光闪闪,熠熠生辉,鲜亮夺目。满足了她们对自己,对亲人的形象美的追求。

来源  名城通海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