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是北回归线上生态保存最完整、生物种类最丰富的一片绿洲,是“彩云之南”多样性、丰富性的缩影,有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物种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于10月11日-15日在昆明举行,喜迎COP15之际,普洱文旅邀您开启一段妙趣横生的生物多样性之旅,在青山绿水中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普洱国家公园
生物多样性的普洱样本
地处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区域的普洱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 97.45%,其中保存着中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思茅松林和部分珍贵的季节雨林。充足的水源、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冷暖适宜的气候,为其中的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环境,所以这里的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来到普洱国家公园,你将有机会看到多种珍惜野生动物。园内分布有蜂猴、灰叶猴、黑颈长尾雉等 11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短尾猴、水鹿、蛇雕等4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102 种兽类、222种鸟类、91 种两爬类动物,向世界展示着栖息其中的生物之神奇多样。
五湖国家湿地公园
“森林+湿地”独特地貌景观
普洱五湖湿地公园,是指位于普洱市思茅区境内的五个湖泊。五湖总面积达1148.43公顷,沿思茅河连接成一片,由洗马湖、梅子湖、野鸭湖、信房湖和纳贺湖五湖组成。普洱五湖湿地海拔区间为1200米~1500米,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形成了“森林+湿地”的独特地貌景观。
(梅子湖 子涵 摄)
根据历次普查和监测,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植物1039种,湿地公园及周边共分布有哺乳动物30种,鸟类206种,两栖动物15种,爬行动物21种,其中有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动物。
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基地
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是由亚太森林组织、云南省林草局、西南林业大学、万掌山林场为响应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三个定位和“一带一路”倡议而共同打造。
苍莽的万掌山生长着热带季节性雨林、落叶季雨林、季风常阔叶林,蕴藏着丰富的物种群落。其中,有野生动物近2000种,包括灰叶猴、白鹇等1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凤头树燕、红瘰疣螈等近3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蕨类以上高等植物2000余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藤枣,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中华桫椤等10余种,省级保护植物假山龙眼、滇南八角等20余种,以及云南臀果木、美花石斛等50余种云南特有种。其中,药用植物近900种,兰花240多种。
困鹿山
探寻茶林共生的别样秋景
宁洱困鹿山古茶园有着深厚的皇家贡茶文化和民族历史文化。境内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品种多样,是不同时期茶树生长演变集中体现,也是众多普洱茶品种的集中生长之地。
困鹿山有原始野生古茶林10122亩,核心区有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园,树龄有数百年的,也有上千年的,除了核心区以外,四周森林里的野生茶树也在自然植被里繁衍生息。秋的雨水细而绵长,这个季节到困鹿山,你会看到整片茶林区被风里雨里的云雾裹挟,青山莽莽间,勾勒出一幅幅神秘而多彩的丛林画卷。
景迈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提及景迈山,必然离不开古茶林,这个因茶而名、因茶而兴的地方,空气中都飘着茶香,加上自然纯朴的生态民族文化,让这里成为不少人心中向往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好去处。
其实,除了丰富的茶树资源,景迈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景迈山上古茶树树干长满蕨类、寄生植物,生机勃勃,与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植被自然相融,形成了原始生态空间,为珍稀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在景迈山发现有高等野生植物(维管束植物)1300余种,有长尾单室茱萸、篦齿苏铁、翠柏、滇南风吹楠、三棱栎、大叶木兰、中华桫椤、苏铁蕨等1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脊椎野生动物200种以上,有野牛、云豹、圆鼻巨蜥等150种以上保护野生动物。
(“螃蟹脚”)
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乐土
糯扎渡省级自然保护区地跨普洱市思茅、澜沧两个县区,地处澜沧江下段,因澜沧江从保护区中部穿过,形成以峡谷为中轴,东、西各有一片山地的地貌格局。保护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区,是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印度野牛)
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各种生物繁衍生息,孕育了这里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保护区内森林植被繁茂、物种繁多,截至今年5月数据显示,保护区内有哺乳动物84种、鸟类184种、两栖爬行动物44种、昆虫586种、维管束植物2016种以及大型真菌6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印度野牛、亚洲象、豚尾猴等12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冠斑犀鸟、大紫胸鹦鹉、白鹇等40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藤枣、篦齿苏铁和宽叶苏铁3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千果榄仁、大叶木兰、滇南风吹楠等13种。
(豚尾猴)
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哀牢山和无量山均处于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结合部,它们所在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立完整的植物区系,同时也是亚洲大陆热带向温带过渡、物种迁徙和基因交流的重要廊道。
(无量山杜鹃湖)
哀牢山和无量山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存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西黑冠长臂猿、印支灰叶猴的最主要栖息地,以及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云南红豆杉、篦齿苏铁、野银杏、长蕊木兰等重要分布区,其物种的多样性格局及其成因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
(哀牢山千家寨2700年野生茶王树 刘庆明 摄)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李光耀 整理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普洱发布、宁洱发布、普洱日报、茶城思茅、柏联普洱茶庄园、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子涵、刘庆明供图
责编 杨奥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