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一座“活着”的古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从它的名字,就可以想到它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没有哪一座古城像建水一样,拥有数百口古井。
这些古井大多是明清时期留下来的,隐没在古城街边巷尾。犹如深扎在古城土壤里的一丛丛根系,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建水人,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与古城老街、老巷、老宅交相辉映。
建水古井或身处于闹市,或深藏于民宅。不仅数量众多,形状更是奇异,可谓是“古井博物馆”。既有单眼井,也有二眼、三眼、四眼相连并存的,甚至还有十二眼井。
古井所承载的,是一代代建水人的生活记忆。在自来水普及的今天,建水人依旧对古井情有独钟,每天去井边取水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觉得用井水做的饭、泡的茶才够味儿。
位于建水县西门西正街的大板井是一口著名的古井。人们钟爱大板井,因为它“水味之美,冠甲全滇”。
据了解,大板井也叫溥博泉,始建于明洪武初年,井口呈圆形,直径2.7米,六块弧形石板中间用六根石柱琢槽相扣而成。青石井栏上的绳索印痕,记录着古井的沧桑岁月。
大板井井水清澈见底,甘冽可口,用来泡茶更是回味甘甜。井边挂着水桶,供大家共同使用。
每天一早一晚,当地人都会来这里取水。不少游客也来体验,拎起水桶,尝试着打水。当地人说,从来没见到井水干枯过。
除了大板井,在建水的古老街巷里,到处都可以看到古井的身影。
这里古井基本上都是用石头建成,井圈有的平行排列,有的呈“品”字形,不注意看,还真不知道它是水井。
不管古井有几个眼,底下都是相通的,设置井圈,方便人们打水,也很安全。一口口古井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而古井里的水,依旧甘甜润口。
于建水古城而言,古井,是不可缺失的文化符号,更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田维星 文
田维星 红河州文旅局 图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