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拉市海,候鸟依恋的地方!

深秋时节,丽江拉市海秋水娴静,烟波浩渺,美不胜收。多年的生态修复工程,让这里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新气象。

再过一段时间,随着冬季的到来,便能看见鸟儿在拉市海中嬉戏的场景,灵动多姿的各类鸟儿与清朗环境将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据了解,自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来,拉市海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迁徙而来的候鸟数量也越来越多。

(灰雁 和云峰 摄)

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玉龙县,1998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湿地、湿地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因其特殊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2004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野生动物科普教育基地”,同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是我国173个主要湿地之一和为数不多的高原国际重要湿地。

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法定总面积6523公顷,由拉市海、文海、文笔水库和吉子水库四个片区组成。按照功能区划分为核心区、季节性核心区、实验区三个部分进行保护管理,核心区面积251公顷,季节性核心区面积1201公顷,实验区面积5071公顷。保护区水系属金沙江水系,汇集了保护区境内外大片森林地段的40多条大小山溪,水源丰富,流水清澈,是丽江古城的重要蓄水水源区。

保护区内生物物种丰富,经调查,共有植物566种,其中湿地植物150种,陆生植物416种。共有动物326种,其中鱼类25种、两栖爬行类31种、哺乳动物37种、鸟类235种,包含国家Ⅰ级保护鸟类7种、Ⅱ级保护鸟类29种,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144种。在综合科学考察中,采集到湿地维管束植物24科36属44种。

由于位居滇西北横断山脉腹地,地理位置特殊,拉市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高原湿地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结构较为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已被《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列为我国重要湿地,被《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斑头雁 和云峰 摄)

“拉市海湿地是许多候鸟的越冬地和迁徙要道,在维持云南鸟类多样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保持水土、防洪抗旱、均衡长江中下游水量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也是周边居民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保护与维持拉市海湿地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和晓卡说。

据和晓卡介绍,近年来,拉市海通过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强日常巡护和资源管理,积极开展以候鸟为主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动植物科研监测,加强保护区干部职工能力建设等工作,同时对周边社区和学校进行环境教育宣传以及生态旅游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原来是一名‘捕鱼人’,但为了家乡的生态环境更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拉市海巡护员,主要负责对候鸟的保护工作,每天早晚都要去拉市海边巡视一圈。”巡护员梁中军说。

梁中军告诉记者,近年来,拉市海的生态环境明显变好,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得到有效监管,生态红线意识深入人心,周边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加强,实现了“人退鸟进”的可喜局面。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木琼晓 文/图

责编 杨奥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