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柔情,让苏州人滋生出无数的风雅,闻名天下的苏州园林由此而生。
网师园紧凑布局,留园“吴歈兰薰”,在移步换景中领略“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琦穿林,倍添韵致”。古典园林之于苏州,如十里洋场之于上海。
如果说园林是一棵参天大树,苏州是它最温润的土壤,那么,昆明世博园就培土再栽江苏东吴小筑,占地1580平方米,以水面为中心,以江南院落式民居为建筑特色,以写意山水的园林艺术为风格,体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精雕细琢的设计打造中国古典园林,实现“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理想,折射出了中国文化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这个位于世博园中国室外展区“苏州园”的江苏东吴小筑之美,就由小编带大家游览领略一番。
苏州园林擅以真实山水为蓝本,以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共同构成园林整体布局。
艺术美·以山为骨:取天然山峰之神韵,示巧夺天工之技艺。山上设“雨宜亭”与民居和水景呼应,成为“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的点睛之妙,产生“有景有情偏有物,宜晴宜雨最宜人”的魅力。
自然美·以水为脉:园中设一池,作为联系各景的纽带。水面开阔丰富,天光云影,景象万千,与水体瀑布构成飞瀑坠潭之象,体现了“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意境。“涤我尘襟”画舫式建筑,平添“舟外青山横黛色,舫前流水带花香”之感。
映衬美·以花木为毛发:园内多植落叶树为主景,采用外密内疏的手法。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一年四季不感寂寞。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引植五针松、桂花、香樟、白玉兰、垂丝海棠等江南特有植物,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
层次美·以建筑为眉眼:设“具区一隅”与得月亭和入口小屋,构成了江南水乡的立体风景画卷。前庭小院为全园的过渡空间,入口小屋既是门厅,又作“欲扬先抑”的收缩空间之用。得月亭临水而建,产生园外有园,画外有画,景外有景,以及“江山无限量,都在一亭中”,“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之感。在得月亭和入口小屋的衬托下,作为主体建筑的“具区一隅”拨萃而出。
这些元素使得园林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有意境的活泼存在。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昆明世博园以“延续世博文脉、传承世博精神”为出发点,以匠心精神致力打造中国的园林园艺景观的“大观园”,让大家换步即可品味苏州园林,丰富精神世界,一起去感受园林园艺文化给生活带来的愉悦感。
文旅头条融媒体见习记者 赵雨晨 文
刘珈彤 江蕊先 图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