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 云南省拟建成国家森林步道2000公里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消息,10月19日起至11月15日,《关于加快推进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拟提出,全省将重点培育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森林康养产业、草产业等新兴产业。到2025年,全省生态旅游景区数量达到200处,建成国家森林步道2000公里,年接待游客量1亿人次以上。

到2030年

全省林草产业综合产值拟达6000亿元以上

《意见》拟提出,到2025年,全省林草产业综合产值达4000亿元,一二三产比例调整达到50:30:20。其中,核桃产业1060亿元,澳洲坚果产业200亿元,林下经济1000亿元,特色经济林产业300亿元,木竹加工产业500亿元,林浆纸一体化产业150亿元,观赏苗木产业200亿元,生态旅游产业200亿元,森林康养产业200亿元,草产业50亿元。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0户,省级龙头企业550户,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5个。

到2030年,全省初步建成特色鲜明和优势明显的现代林草产业体系,优质林草产品供给更加充足,综合产值达6000亿元以上。

《意见》明确,云南拟重点发展十大林草产业,其中,优势产业包括核桃产业、澳洲坚果产业,特色产业包括林下经济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传统产业包括木竹加工产业和林浆纸一体化产业,以及观赏苗木产业,新兴产业包括生态旅游产业和森林康养产业以及草产业。

做强做大核桃产业、澳洲坚果等优势产业。在发展核桃产业方面,拟以大理、临沧、楚雄、保山等州(市)为重点,大力实施提质增效行动,打造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提升单产和品质。打造世界一流的云南深纹核桃品牌。到2025年,全省完成提质增效1000万亩,标准化初加工率达80%以上,深加工利用率达20%以上。

在发展澳洲坚果产业方面,拟以临沧、普洱、德宏、保山、西双版纳等州(市)为重点,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大力开展提质增效,推进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化经营和初加工机械一体化建设。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云南澳洲坚果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到2025年,全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达420万亩,完成提质增效200万亩,标准化初加工率达80%以上,深加工利用率达20%以上。

林下经济产业

拟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和野生菌

《意见》提出,做优做精林下经济产业、特色经济林产业等特色产业。拟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和野生菌。打造三七、天麻、滇重楼、滇黄精、云茯苓、石斛、砂仁等林下栽培示范基地,着力培育松茸、牛肝菌、松露等珍贵野生菌类,积极开展仿生栽培珍贵菌类,鼓励研发创新产品,开展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到2025年,林下经济经营规模达5000万亩,林下中药材面积达410万亩,野生菌产量达25万吨,建成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0个。

特色经济林产业方面,拟重点发展花椒和笋用竹等。以金沙江流域为重点发展花椒产业,以昭通、普洱、德宏等州(市)为重点发展笋用竹产业,建设一批高标准示范基地。结合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鼓励开展特色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到2025年,全省建成高标准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200万亩。

根据 《意见》,全省拟巩固提升木竹加工产业、林浆纸一体化产业、观赏苗木产业等传统产业。到2025年,全省人工用材林面积达4500万亩。

稳步推进化学木浆、机械木浆、竹浆等产能,提高浆变纸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功能性纸和纸板。到2025年,全省短轮伐期工业原料用材林面积达500万亩。

以昆明、红河、大理等州(市)为重点,建立特色观赏苗木繁育、生产、交易示范区。着力推进宜良、开远等县(市)高标准观赏苗木产业园区建设。到2025年,全省观赏苗木生产基地面积达40万亩,年产20亿株(盆)。

生态旅游产业

到2025年 全省生态旅游景区数量达到200处

《意见》明确,将培育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森林康养产业、草产业等新兴产业。拟围绕滇中核心旅游圈、大滇西环线和沿边开发旅游带,依托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及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草原等保护管理实际,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景观,科学布局完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基础设施,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能力,打造精品生态旅游地。到2025年,生态旅游景区数量达到200处,建成国家森林步道2000公里,年接待游客量1亿人次以上。

此外,打造一批餐饮住宿有品质、康养设施有特色、体验教育可定制、康复疗养有保障的森林康养基地,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特色化的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到2025年,培育国家森林康养基地10个以上。

加快草坪产业、草产品加工业发展,做强草食畜牧产业。积极发展草原旅游,以会泽县大海草原、香格里拉市依拉草原等为重点打造国内外知名草原旅游品牌。到2025年,全省实施人工种草100万亩以上,打造优质高原草原旅游景点10个以上。

同时,加快种子生产基地和保障性苗圃建设,完善良种补助政策,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到2025年,全省林草产业良种使用率达70%以上。

新认定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拟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补助

《意见》指出,省级财政对新申报并获得有机农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初次认证的,拟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为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的,拟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补助。此外,统筹财政资金,开展核桃收储企业贷款贴息、坚果初加工机械一体化项目补助、建设林下经济和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

为加强林草产业科技队伍建设,全省拟推行“首席专家+岗位专家+试验站” 运作模式,建立云南省现代林草产业技术体系,强化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

同时,大力推行“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林草产业经营模式,将经营主体扶持与联农带农效果紧密挂钩,建立完善企业绑合作社,合作社绑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

来源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