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图)日前,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普洱武警支队、普洱边境管理支队、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召开边境“国门文化”建设军警民融合发展工作协调会,积极推进普洱市边境地区“国门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国门文化”建设,
普洱市将如何做?
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创建“文化睦邻示范区”
重点对各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传习馆(所)等公共文化场地功能布局进行创意改造,丰富和充实国门文化交流中心功能和内容;创新打造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国门书社”和军地、警民融合“文化驿站”,因地制宜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文化交流空间;适时互办民族节庆、文化周、跨国春晚、文化论坛等活动,搭建边境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文化睦邻;加大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力度,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
(勐康口岸 普洱日报 图)
创建“国门文化交流中心”
“国门文化交流中心”依托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统筹开展相关活动,加强资源整合,规范活动管理,提升活动效能和质量,打造“国门文化”品牌,促进“国门文化”深化发展。遴选西盟县勐卡镇、孟连县勐马镇、江城县康平镇、江城县曼滩镇、澜沧县雪林乡文化站和勐卡镇娜妥坝村、勐马镇勐啊村、康平镇勐康村、整董镇曼滩村、雪林乡南盼村作为“国门文化交流中心试点”。
(勐阿口岸 子涵 摄)
创建“国门书社”
“国门书社”旨在打造更具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公共阅读空间、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成为培训学习的“第二课堂”与文创休闲的“打卡点”。各边境县“国门书社”建设将与军警融合发展相结合,与县图书馆分馆或基层服务点统一创建、统等管理、综合使用。
(江城县整董镇 子涵 摄)
创建“国门文化传习馆(所)
“国门文化传习馆(所)”可与国门文化交流中心、国门文化友谊广场,以及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用,也可单独设置陈列室和体验室,主要展示和传承民间造纸、刺绣、蜡染、服饰、剪纸、民族影视、民间文学、民族书法、绘画等非遗保护传承内容。
(十层大山 普洱日报 图)
创建“国门文化友谊广场”
“国门文化友谊广场”主要用于当地群众组织开展民族节庆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及群众日常文化活动。普洱市文化馆将积极协调云南省文化馆,共同指导和支持好四个边境县“国门文化友谊广场”创建活动,在活动组织、培训、展演等方面给予具体支持,开展示范性创建,为丰富边境地区群众文化活动,促进边境地区对外文化交流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普洱市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国门文化”建设内容,通过推进“云南省文化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试点”“云南省文化建设警民融合发展试点”建设、开展边境“国门文化”系列讲座等内容,着力完善边境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提升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丰富边境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边境地区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形成合力,深入推进边境“国门文化”建设,为推动普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