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云南省发布“八五”普法《规划》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实习记者 李航 文/图)10月29日,云南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八五”普法《规划》)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在云南省“七五”普法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9月29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通过,云南省“八五”普法顺利开局。

发布会上,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建华介绍,“八五”普法《规划》共分8个部分,明确了“八五”普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重点内容和具体的实施办法。“八五”普法《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下,努力做到贯彻中央部署不漏项,体现云南特色。结合云南实际,“八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对云南省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了要求,提出要通过对《规划》的全面实施,到2025年预期实现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法治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等主要目标。

为实现以上目标,“八五”普法《规划》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刚性指标,将从加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教育、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和强化普法组织保障方面制定相对应的分工方案,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确保《规划》落地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八五”普法《规划》将制定五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一是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空间利用时充分体现法治文化元素,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合发展。把法治元素融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形成一批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扩大法治文化阵地覆盖面,充分利用现有公园(广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级文化(站)等场所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力争在“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期间,实现法治文化阵地全覆盖。

二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组织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推动法治文化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三下乡”等活动,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队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在重大节庆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以及民族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三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宣传云南法律文化历史代表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推动法治融入历史街巷、名人故居、历史遗存和活动场所等,嵌入传统节日和民风民俗活动,赋予云南传统文化符号新的时代精神和法治色彩。

四是加强红色法治文化保护、宣传、传承。注重发掘、保护法治建设的光荣历史和成功实践,讲好红色法治故事,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利用好我省扎西会议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五是加强法治文化国际传播和国际交流。云南将依托澜湄合作、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云南与周边国家建立的多双边合作机制,促进普法宣传和工作交流,助推民间矛盾纠纷化解。借助南博会、商洽会、中国一南亚合作论坛等展会平台,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树立法治中国形象。



编辑 沈艺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