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非遗】​弥渡花灯戏

弥渡花灯

是云南花灯九大派系之一

素有“云南花灯比山茶

弥渡花灯别样红”的美称

在云南花灯大家庭中

独树一帜

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剧照

花灯戏是由明清小曲和云南民间音乐、舞蹈、方言音调结合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包括花灯剧、花灯歌舞、花灯小唱等艺术形式,广泛流传于云南省各地,形成众多的艺术支流,各具地域特色。流传于大理州弥渡县的弥渡花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弥渡传统花灯歌舞是弥渡地区广为流传的表演样式,其通过载歌载舞的表演,寄托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感悟与向往。

2008年6月

被国务院公布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第一批扩展项目)

(图片来源于“大理非遗”微信公众号)

弥渡不仅是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的故乡和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也是“中国花灯之乡、中国花灯艺术之乡”。在弥渡,流传着“弥渡好地方,村村有灯班,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才到后山坡,处处闻歌声”这样的俗语,几乎男女老少都爱唱花灯,这充分说明了弥渡花灯广泛而又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明万历《赵州志民俗》中的描述:“元宵多于飞来寺烧香,弥渡则聚太平山或铁柱庙或温泉,夜则张灯踏歌为乐”以及清乾隆年间弥渡籍著名文人师范所著的《滇系·杂载》中的记载:“元夕家家燃灯,亦有鱼龙走马及鳌山诸戏……歌舞达旦”,描述了当时弥渡花灯的盛况。

在长期的传承发展中,弥渡花灯形成了鲜明的区域性特色。

▶坝区花灯多以歌舞和小调演唱为主,演唱轻快活泼、风趣诙谐,花灯音乐曲调丰富,是弥渡花灯的源头和主流。

▶密祉花灯为代表的半山区花灯,以演唱歌舞、小戏为主演唱婉转抒情、优美动听,音乐结构严谨,花灯传承主要靠灯场上口传心授。

▶牛街上下村、康郎为中心的花灯,以演唱山歌、小调为主,兼容山歌和彝族踏歌音乐元素,演唱高亢悠扬、舞步粗犷有力、节奏感强。

弥渡花灯音乐曲调丰富,形式活泼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韵和生活气息。20世纪50年代以来,袁留安、陆万美、尹钊、杨放、欧小牧等一批花灯艺术界知名艺术家慕名前往弥渡,收集整理了《十大姐》《绣荷包》《弥渡山歌》等大批花灯音乐、曲调和演唱资料,后经几代专业花灯文艺工作者的搜集、整理,弥渡花灯音乐曲调多达440余首。

弥渡花灯以坝区表演最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每年春节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是最为热闹的灯会。人们以村为单位自发组成灯班,每个灯班参加演出人数多者百余人,少者数十人。

各灯班组织扎制彩牌灯和龙、狮、凤、麒麟、蚌壳、白鹤、彩船等灯彩,表演的角色主要有小七姑娘、大脚婆、白鼻子打岔佬、花鼓佬、引鞑子等,表演形式主要有“过街灯簸箕灯”“折子”,涵盖历史故事、风俗民情传统道德等丰富内容。

其中以密祉灯会规模最大、最热闹,几乎全民参与,“八方乐奏,万众欢腾”,参加表演人数上万,观灯者多达数万人不但有弥渡地区各地游客,还有相邻的南涧、巍山、祥云、下关、大理等地的观灯者。

1956年,弥渡县花灯剧团成立。60多年来,文艺工作者除送戏下乡演出外,还搜集整理、创作、移植和演出了一批优秀剧目,花灯从过去长期停留在民间社火活动的形态逐渐搬上舞台,广场花灯、舞台花灯日渐繁荣。

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弥渡县宣传、文化和旅游等部门协同配合,认真做好弥渡花灯的保护传承工作,编辑出版了花灯音乐乡土教材进校园,在全县中小学校中进行普及教育、展演比赛,使弥渡花灯从小孩抓起;实施了百户花灯世家、百名传承人工程。

命名了100户花灯世家、100名弥渡花灯代表性传承人,花灯的保护和发展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树立了全民参与花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打造了百支优秀花灯灯班队伍。通过对全县100多支灯班队伍的辅导和培训,使弥渡花灯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李龙英  右二  花灯戏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来源于“弥渡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现花灯戏《正月十五闹花灯》《山村医生》等屡获省、州大奖。

2002年至2008年,弥渡县花灯剧团3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将《小河淌水》《弥渡山歌》《绣荷包》《十大姐》等批具有乡土气息的经典民歌,通过央视送到了全国观众面前。

(图片来源于“大理市电视台”微信公众号)

2016年7月,大型花灯戏《山村·小河·月亮》代表云南省在北京参加全国首次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弥渡花灯频繁亮相于央视及省、州、县各级媒体,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得到提升。

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萃编(上册)》、大理州人民政府网

责编 龚怡丹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