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上海 深化协作 普洱文旅在行动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近日,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学习上海 深化协作 普洱文旅在行动”会议,深入学习上海城市精神,挖掘普洱当地民族文化及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两地文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努力把普洱打造成为“国际生态旅游胜地”。

深入学习上海城市精神,指引普洱打造国际生态旅游胜地

一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塑造,深入学习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吸取上海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先进经验,有利于普洱文旅对标先进,把普洱建设成为一个“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舒心”的宜居之地,打造成为一个“体现国际风范、彰显中国元素、具有普洱特色”的国际生态旅游胜地。

未来,普洱市将深入学习上海城市精神,努力创建“四个一批”。一是打造一批展现生态文明、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旅游综合体,打造普洱生态旅游IP集群,吸引国内外游客。二是依托普洱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一批高端生态旅游产品,推出一批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将点状分布的旅游产品串成线、扩成面,将一流资源转化为一流产品、形成一流产业、成为一流品牌,构建普洱生态旅游全域发展格局。三是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推进“旅游+农业”“旅游+林业”“旅游+体育”等“旅游+”“+旅游”多产联动、跨界融合协同发展产品,讲好普洱绿色发展故事、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展现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建设成果,增加生态旅游“可选”菜单。四是打造一批高端生态住宿体验项目,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和全域自驾旅游示范区建设,整合资源新建一批主题酒店、汽车(房车)营地、露营地,扩展普洱旅游住宿的丰富度。

学习上海迪士尼疫情防控经验,做好普洱文旅行业常态化疫情防控

10月31日晚,上海迪士尼冲上热搜。烟花之下,数万名游客在“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和公安民警指挥引导下,秩序井然地进行核酸检测。此次“烟花下的防疫”,使人充满安全感的背后,除了专业人员的负重前行、市民游客的高度配合,还得益于景区争分夺秒的防疫响应速度与“陶瓷店里抓老鼠”的防疫精准度。深入学习这一经验,对于做好普洱文旅行业常态化疫情防控文章大有裨益。

(普洱国家公园游客有序排队)

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为进一步抓好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普洱市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带动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文化娱乐场所等文旅企业积极行动,通过召开工作会议、下发紧急通知、实地督查等措施,不断加强和落实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筑牢普洱文化和旅游疫情防火墙。从让游客安心游,到让住客安心住,普洱市文旅行业正不断加大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力度,以文明旅游为抓手,引导游客遵守防疫规定,确保防疫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而与上海不同的是,普洱市地处边疆,还面临着边境疫情防控复杂的严峻形势。对此,普洱市文旅系统除了积极组织各文化单位创作文艺作品,以艺术形式记录和讴歌抗击疫情一线人员的大爱情怀,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最前沿,派出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奔赴防疫一线,这些“最美守边人”用“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和意志,在边境线上筑起了“铜墙铁壁”,让疫情防控取得成效,保障了家国的平安。

(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巡逻)

学习上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普洱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上海公共文化设施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度高、覆盖面广,已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上海出台施行了《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并召开了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打造高品质、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上海样本。


(普洱“国门文化”建设主题活动)

截至2021年7月,普洱市共建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05个(口岸文化站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44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个市级支中心、10个县级分中心,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全市105个综合文化站有49个文化站达到国家三级以上(包括三级)文化站标准;全市组建农村小文艺演出队2331支、建成小广场1905个,大喇叭1888套;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8个,文化农庄1个;“文艺下乡”“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群众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

(江城丢包节迎宾晚会)

下一步,普洱市将与上海市黄浦区展开合作,两地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及文化演艺等方面的场馆(剧院)和设施,互相宣传展示文化非遗项目;积极推动两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现优势互补、客源互送;鼓励旅游企业、旅游管理公司和知名旅游品牌探索合作经营,开展互为目的地、客源地的文化旅游促销合作;双方相互推荐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支持和帮助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和文化旅游企业间多层次、多方面的业务合作,共同培育提升两地文化旅游品牌,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西盟佤族织锦技艺展示)


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江城县文化和旅游局、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子涵、戴铮、蒲兴南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