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守护绿水青山 培育金山银山

今年10月14日,在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表彰命名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云南省双柏县、南涧彝族自治县、西畴县获得表彰命名。

这是云南省以高标准构建生态文明共建共享的新格局,守护绿水青山、培育金山银山,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绿色成为全面小康鲜明底色的生动实践和缩影。

厚植生态优势 守好“绿色宝库”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云南探索,实践的是构筑科学发展的格局之美、珍惜山川河湖的自然之美、回归资源节约的朴素之美、追求人文风化的制度之美,开启的是彩云之南通往永续发展的未来之门。

立足良好生态是云南的宝贵财富和突出优势,云南省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作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按照省级引导、地方自愿、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持续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命名了5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云南省有12个州(市)、县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有6个地区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有1个省级生态文明州、21个省级生态文明县(市、区)和615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街道)获得省政府命名。

作为滇中重点林区之一的双柏县是红河源头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在滇中城市中拥有鲜明特色和明显的生态优势。近年来,双柏县立足生态优势,坚持走绿色生态之路,打好生态牌,探索出“生态+产业”“生态+扶贫”“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康养”的绿色发展模式。为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新动能,实现了生态与产业、农业与农民的共富、双赢。

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喀斯特绿洲”的西畴县,长期以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石漠抗争、向贫困宣战,以“西畴精神”为魂,以“六子登科”为骨,以人民群众为本,创造了从嶙峋石漠到丰美绿洲的生态文明治理西畴样本。形成了以石漠化治理为核心,林草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

以生态立县战略为依托,南涧县闯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优先、产业绿色发展、田园风光如画的发展之路。全县森林覆盖率从1984年的20%升至2020年的66.67%,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得到良好保护。

放眼全省,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各地把绿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色,探索合理开展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助力乡村振兴。着力培育生物优势产业,云药、云茶、云花、云果等产业。极目彩云之南,多姿多彩的生态旅游业,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成为一张张亮丽的名片。

从滇池之滨到珠江源头,从怒江大峡谷到金沙江畔,从梅里雪山到元阳哈尼梯田,从茶乡普洱到神奇西双版纳……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走出别样精彩。

筑牢“绿色家底” 擦亮生态名片

今年10月28日,自然资源部发布18个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生态与发展共赢的“中国方案”。云南滇金丝猴全境保护成为典型案例之一。

为了端稳端好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筑牢子孙后代生存根基,云南开展了久久为功的探索和保护。

5年来,云南省以实施生态工程带动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守好“绿色宝库”,提质量,增体量,筑牢“绿色家底”。数据显示,近5年来,全省完成营造林3847.7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和陡坡地生态治理1286.7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538.36万亩,防护林建设60.9万亩,退化草原修复410万亩,退牧还草238.2万亩,年均义务植树1亿株以上。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35个,省级森林乡村1081个,全省乡村绿化率达47.45%。打造了宜良冬林苑森林庄园、弥勒太平湖森林小镇等社会参与生态修复的典范。建设了昆明至丽江、昆明至西双版纳高速,以及沪昆、云桂高铁等重要交通沿线近1800公里的生态廊道,在全国率先实施了湿地保护修复、美丽河湖建设林草行动计划。

为严格抓实生态保护,云南省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5年间划建自然保护地11类362处,占国土面积的14.32%,全省重要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类和重要风景资源、地质遗迹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实施极小种群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截至目前,全省亚洲象增长至300余头,滇金丝猴和黑颈鹤均增长到3000多只。今年备受关注的亚洲象北迁南归,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诠释。而COP15第一阶段期间,可爱的云南旗舰物种们又成为大会最闪耀的明星。

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几年来,云南省还在全国率先建立湿地标准、分级分类管理等政策体系。目前,全省已认定湿地665处,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6处、湿地公园19处、湿地保护小区177处;探索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高原湖泊的云南模式;建立了森林、湿地综合监测评估、年度出数机制,建成森林资源一张图,实现资源动态管理;积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筑牢林草资源防护网。

回顾过去5年,云南生态版图更大、野生动植物更多、绿色家底更厚、保护举措更实、生态防线更牢、治理格局更新。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美好。

来源 云报客户端

记者 胡晓蓉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