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 阿昌族“两书一碟”在昆明首发

文旅头条讯(通讯员 曹歌 文图)11月13日,在中国昆明第35届阿昌族阿露窝罗节举办之时,被列入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中的民族文化非遗著作《阿昌族春灯实用手册》、民俗学民族学著作《神秘阿昌风俗志:阿昌族》及民族志影像纪录片《阿昌人家》首发式暨培训会在昆明举行。


以上“两书一碟”分别向云南省档案馆、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非遗中心、云南民族博物馆进行捐赠,受赠单位向作品著作权人及编创单位提供了荣誉证书 、收藏证书。


据介绍,《阿昌族春灯实用手册》由阿昌族研究会承担项目课题,阿昌族学者曹先强、赵兴旺主编。从2018年9月申报批准,立项成为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历时三年走访调查整理,采编收集到阿昌族民间春灯折子戏、传统剧目34个,曲调唱词61个(段),四句350首,选入208首,黑白彩色图片80余张,详细介绍了阿昌族地区为祭祀传说中保佑家财兴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灯神,在新春佳节举行的“玩春灯”传统民俗活动。并第一次收集整理了春灯唱腔曲调66首简谱,填补了阿昌族春灯简谱空白。

《阿昌族春灯实用手册》全书共40万字,图文并茂,极具民俗民族文化收藏性与实用性。《神秘阿昌风俗志:阿昌族》由蔡雯主编,曹先强、杨筑慧合著,全书共28万字,介绍了阿昌族传统文化风貌,也吸收了许多新发现的权威性内容,对阿昌族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大型民族志影像纪录片《阿昌人家》由欧阳斌、蔡雯导演,摄制组经过21个月的采访拍摄,以阿昌族历史民俗、文化渊源、脱贫攻坚等内容,讲述了阿昌族实现脱贫迈上小康的故事,真实纪录了阿昌族社会生活、经济建设、人文历史、文化生态,是阿昌族文化传承发展和阿昌族脱贫攻坚的重要成果展现,曾在中央电视台《中华民族》栏目播出两次。

“这些作品凝聚着编创者的心血和阿昌族人民的勤劳智慧,是阿昌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体现。” 与会专家、学者、作家表示,三部阿昌族文化精品的出版发行,对挖掘、抢救、传承、弘扬、保护、发展、研究、推广阿昌族传统文化习俗及人文历史、民族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民族学会郭秀文会长,省民宗委城市民族工作处处长沈亮均,以及来自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云南民族文化研究院、阿昌族研究会、景颇族研究会、傣族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首发式暨培训会。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