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孙思漫 文/图)11月15日上午,“贯彻落实红河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全面建设美丽红河秀美山川专场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红河州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10个,省级美丽河湖11个,国家级绿色矿山1个,国家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1家、森林康养特色小镇1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试点2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家,国家和省级森林乡村120家,建成城市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15个,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47%增加到2020年的57.32%。
接下来,红河州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红河现场办公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和州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通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推动红河高质量跨越发展。
构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 筑牢美丽红河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先做生态,后做城市;先做基础、后做开发”的规划建设理念,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格按照“三线一单”进行分区管控,加快构建“一核一区一带一屏多点多廊”绿色生态空间格局,筑牢红河生态安全屏障。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通过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异龙湖流域、废弃矿山等一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重大工程,以点带面推进国土山川补绿增绿。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完善自然生态保护制度体系。通过继续开展大规模科学国土绿化行动等工程,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到2025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现美丽红河多样之美
以COP15第一阶段的顺利召开及2022年即将召开的第二阶段会议为契机,继续推进《红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4-2030)》各项措施落实见效,加大对屏边大围山、绿春黄连山、金平分水岭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哈尼梯田、石屏异龙湖、蒙自长桥海等重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不断提升红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向世界展示红河的生物多样性之美。以重要、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红河特有物种等为保护重点,实施极小种群野生动植物拯救性保护行动。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建设洁净宜居美丽红河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发展和保护有机结合,持续推进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哈尼梯田保护利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将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打造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红河样板,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并辐射带动南部各县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利用。同时,以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科学编制生态产品目录。同时,以“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变,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开远、弥勒、石屏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动生态产品开发,实现更多生态产品的价值转化,将“绿水青山”真正转换为“金山银山”。
全力推动6个标志性战役 不断改善红河生态环境质量
紧紧围绕州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求,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继续全力推动6个标志性战役,不断改善红河生态环境质量,为全面建设美丽红河秀美山川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着力打好以异龙湖为重点的湖(河)库水污染综合防治和以“两污”为重点的农业农村污染防治2个标志性战役。注重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规范化管理,坚决打好打赢异龙湖保护治理整体决胜战,强化南盘江、红河流域内生活源、农业源污染防治,全面提升优良水体比例,加大异龙湖、大屯海、长桥海、三角海及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
着力打好个旧等地区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2个标志性战役。统筹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建设,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污染违法行为,坚决遏制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固废的案件发生。继续推动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保护好红河的“绿水青山”。
部分图片由红河州文旅局提供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