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技艺“敲”出致富路——云南鹤庆县打造“鹤庆银匠”特色劳务品牌

云南鹤庆县是茶马古道上的文化重镇,素有“民间工艺之乡”和“银都水乡”的美誉,鹤庆的银器手工艺加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该县相继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他们加工的产品远销国内各省市及海外,受到广泛欢迎。

“我们通过基地培育、协会建设、工艺美术大师培养和非遗项目申报等方式打造了‘鹤庆银匠’特色劳务品牌,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服务、规模化输出的劳务品牌新路子,一个集劳动密集型和传统手工艺为一体的劳务品牌逐渐形成并日趋完善。”鹤庆县人社局局长张四林说。

“鹤庆银匠”特色劳务品牌的建立,在整体上增强了鹤庆对外劳务输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吸纳就业、带动就业、助推乡村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县从事民族银手工艺品加工的有1500多户,直接从业人员5600余人,间接带动从业9000多人,年加工银毛料300多吨,银器业年销售额26亿元。

拓展劳务品牌的内涵外延

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原名石寨子。就在这个白族村寨里,在小锤的敲打声中走出了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杰出人才——寸发标。

多年前,寸发标返乡创办了鹤庆县标祥九龙手工艺品加工厂。建厂之后,他充分利用自己多年所学,在吸收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加工技艺,集各民族文化之所长,设计制作了众多款式的民族文化工艺首饰,得到了顾客的青睐。寸发标凭着精湛的银器制作手艺先后荣获“大理州农村乡土拔尖人才”“兴滇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寸发标的积极带动下,一些在外闯荡的民间艺人纷纷回到村里,共同研究新工艺。过去走村串寨的小银匠,如今成了勤劳致富带头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新华村成为了鹤庆县第一个州级小康示范村和省级文明示范村。

新华村的发展变化,带动周围的村寨兴起了学习银器加工制作技术的浪潮。

近年来,鹤庆县以市场为导向,美术工艺为基础,打造并形成了寸银匠、热达银器、千锤佳艺等驰名商标,成就了寸发标、张金成、寸彦同、董中豪等一批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并迅速产生辐射效应。在这些大师的典型示范带动下,出现了家族传承、以师带徒、民间工艺快速发展的喜人局面,使“鹤庆银匠”在品牌创建中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发展能量。

“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博、微信等媒介,对外宣传推介鹤庆银器锻造技艺,大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使‘鹤庆银匠’劳务品牌建设工作家喻户晓。”鹤庆县人社局副局长王若川说。

鹤庆县积极树立品牌代言人、务工人员楷模,总结提炼出“勤劳实干、技术熟练、爱岗敬业、高效诚信”的劳务品牌精神内涵,认真做好典型事例和人物代表的总结归类、发布推介工作,树立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劳务品牌的内涵、外延进一步得以明确和拓展。

筑牢技艺培训的坚实平台

生长于鹤庆县大赤铺村的李文彬从小就热爱银器锻制技艺。

2009年,李文彬返乡创办文彬工坊,并向乡亲传授银器锻制技艺。如今,文彬工坊发展成为了多所高校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实践培训基地,直接带徒120名,间接带徒800多名。

“工坊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帮助很多人通过双手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未来,我将进一步扩大工坊的规模,让银器锻制技艺继续发展下去,带动更多老乡就业增收。”李文彬说。

据了解,鹤庆县将劳务品牌建设与培训工种确定、劳动者需求、企业需求有效对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务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转移就业。该县充分利用本地现有的培训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引领培训机构以劳务品牌为统领,不断提升务工人员的工匠精神。

鹤庆县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陈冬平介绍说,该县将许多企业打造成了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和转移就业示范基地,鼓励务工人员从日常中学,从工作中学,从敲敲打打中学,坚持培训在日常,实操在日常。

在创建劳务品牌的过程中,鹤庆县择优认定了一批培训质量高、就业效果明显的培训机构,建立了多工种、广覆盖的品牌培训基地,通过送训上门、校企联训、典型示范等方式,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宣传技能就业故事、及时制定劳务品牌行业技术标准和诚信准则等,提高劳务品牌的职业技术含量。对于一些有市场需求、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进行复制推广。

同时,鹤庆县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鹤庆银匠”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扶持民间大师,引导务工人员树立打造品牌的意识,对从事品牌务工并有一定知名度的从业人员进行多渠道、立体式宣传,让更多群众参与到“鹤庆银匠”品牌创建中。

打造劳动力转移的靓丽名片

随着“鹤庆银匠”劳务品牌的持续打造,鹤庆县转移到州外省外务工的银铜器加工艺人越来越多,仅在拉萨务工的就有2400多人。

2017年,鹤庆县设立了驻西藏、云南丽江等6个驻外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站,有针对性地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积极建设务工基地,广泛收集劳动用工、技能培训、工资指导价等信息,为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和用工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实现定点、定向精准输出,为劳务品牌的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以集中在外地务工的鹤庆籍人员和从业企业为依托,该县积极开展务工联谊会等民间协会建设,不断壮大劳务品牌的影响力。

“我们把‘鹤庆银匠’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张‘靓丽名片’来打造,部门协同、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对吸纳就业、带动就业的作用。‘鹤庆银匠’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王若川说。

近年来,鹤庆县多措并举,提供“宣传、组织、培训、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解决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关系切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为子女提供平等就学条件等措施,解除劳务品牌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更多劳动者实现高质量就业。

来源 大理非遗微信公众号

责编 王楚云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