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庆县以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为抓手,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借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契机,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培育旅游新业态、新动能、新主体,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休闲、乡村民俗风情与茶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特色路线,助力乡村振兴。
凤山镇安石村:开创“林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安石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滇红第一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文明村”“省级文明村”“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满满。
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凤庆县高优生态茶园建设机遇,安石村发动群众退耕种茶,开创“林茶模式”,借凤庆县万亩红花油茶种植之机,在高海拔地带规模化种植红花油茶4300亩。
不仅如此,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安石村依托“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做实村庄规划,继续有目标、有方向发展。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发展,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滇红茶”为主要宣传点,通过组织健康跑、篝火晚会、茶叶采摘体验的方式,积极宣传,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形成了“游乐玩、吃住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
走进安石村,一条条旅游观光步道镶嵌在茶园中,10000多株茶花,6000多亩生态茶园,核桃、桃子、山李子等经济林果相互掩映,庭院内花香怡人,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容村貌变化的同时,农民的口袋也鼓了起来。
凤山镇二道河自然村:“农业+旅游”融合发展
凤山镇京竹林村二道河自然村是一个依山畔水的村庄,清澈见底的河水犹如一条玉带流向砚池湖,汇入迎春河。
结合独特自然资源优势,京竹林村积极争取,2020年通过统筹规划,二道河自然村旅游开发被纳入“沪滇合作项目”。项目将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基,开发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打造乡村旅游,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围绕“一轴核心、两翼发展、三产融合、四区配套、多方共赢”的规划,项目将以京竹林二道河为核心轴,围绕中心轴,预期开发范围达4平方米公里以上,打造农业体验区、户外休闲区、生态养殖区、餐饮服务区,计划新建果园650亩,其中樱桃园500亩、冬桃园50亩、柿子园50亩、枣园50亩;新建茶花杜鹃、丛生福禄考、宿根鼠尾草、勋章菊、天人菊等花卉园5000平方米,并配套围栏、灌溉等相关设施,新建农家乐、实施集茶叶加工、茶文化传习为一体的茶叶加工,实现农业、加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
凤山镇小河边村自然村:探索“田园风光+基地+公司”发展模式
红塘村小河边自然村属于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是省级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示范点,田园风光独特,2018年被列入凤庆县美丽宜居型村庄。
近年来,顺应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红塘小河边自然村积极探索,注册成立了凤庆县田园红塘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利用小河边田园风光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打造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形成了“田园风光+基地+公司”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以建设一块家庭农场体验式旅游区为抓手,以小河边易地搬迁安置点旁92亩集体用地为中心,辐射建设以家庭农场为主导的农业农事体验旅游区;打造出包含农事体验、包种户外亲子游戏、餐饮住宿、田园观赏、文艺展演元素在内的体验式家庭农场消费经营产业链。红塘小河边自然村每到节假日,迎来不少出游家庭在这里度过愉快的假期生活,实现“以旅游开发带动产业振兴,稳定脱贫成效”的发展目标。
勐佑镇:以乡村旅游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
近年来,勐佑镇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以打造乡村旅游先行镇为目标,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发挥企业、合作社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茶旅、农旅、文旅、红旅、体旅、康旅融合创新发展模式。
在勐佑镇河西村,利用勐佑坝区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这里正在打造“土陶古驿 金色水乡”旅游小镇名片,通过精心策划系列赛事活动,深入推进温泉疗养、田园休养、采摘食养、体验乐养、体育康养等旅游新业态开发,打造勐佑旅游品牌,丰富勐佑产业形态,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当地建设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打下基础。
勐佑镇中和村则以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农旅的模式,以荞花为引子,打造了集农作物种植、旅游体验、亲子游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云上花海”乡村旅游景点,促进当地群众增收。目前,中和村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189户784人,投资300多万元开发了“云上花海”项目。整个“云上花海”占地1280亩,第一期种植苦荞甜荞800多亩。国庆节期间,“云上花海”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也成为勐佑镇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样板项目。
通过结合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凤庆县以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培育旅游新业态、新动能及新主体,提升沿线旅游要素,为入凤庆游客打造了“快进慢游”新体验。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通讯员 许灵锋 龚新伟 史钟琴 文
许灵锋 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