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 | 扎染,我的至爱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

身为女儿身,我也爱美。

小时候上学,总爱穿漂亮衣服,而且跟别人不一样。

“母亲最知女儿心”,——

每当我出门要换衣服时,只要眨么眨么眼,她就知道我在想什么。

有一天,老妈不知从哪儿掏摸出一块青底、白花的杂花布。

一般人家多用它做围裙,从乡下来的人做包头巾。

她却别出心裁,为我做了一件上衣。上面还编结了几个蝴蝶盘扣、圪垯头。

我立刻喜欢上了!

当即穿上,挎上书包,跑步颠颠地上学去了。

走进教室,同学们见我穿了新衣裳,感觉新鲜,都以欣羡的目光看着我。

美术老师把我叫到讲桌前,指着我的上衣,对大家说:

“同学们看看她身上的这件衣裳,穿到身上,既得体,又美观;不张扬,又朴素、典雅。体现出了女孩儿的秀美和纯真。”

从此,我便喜欢上了当时还叫不出名目的这件青底、白花布料做的衣裳。

上学时穿,串亲戚、逛庙会时也穿……总不离身。

随着年龄增长,个头长高了,穿到身上,显得窄小了。就拆了袖子,做成坎肩,穿到上衣外面。也很招人眼目,得到许多人的青睐。

于是,这青、白两种色调搭配的衣裳,便成了我的至爱。

长大后,我从北京艺术学院毕业后,做了影视服装设计。对这种服饰仍旧爱不释手。

不论拍什么戏,反映的是什么时代?故事情节有何不同?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在剧中人物身上,装点青底、白花。

由于剧中主人公的身份特殊,不是王妃,便是公主,不适宜穿这样的衣服。除非有个别人物境遇、个性和他人不同。

比如,在拍摄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时,因为我的至爱,三姑娘探春个性特殊,与其他姊妹一起陪同贾母在“大观园”踏雪赏梅,就给她披上一件蓝底、白花的大氅,与白雪相映交晖。

再有,便是在小姐们身边的丫鬟、厨娘身上做文章了:

给她们一方手帕、或者系件青底、白花的围裙。

我说不清这种色调为什么那样招人喜欢,能成为我的至爱?

它又出自何处?

两种不同色调,又怎样合二为一,交融成趣,显得是那么和谐、别致?

我到大理后,经常游览位于蝴蝶泉的周城村。

那是个白族人民聚集较多的一个村庄,有一千八百多户人家。

几乎“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

我这才知道:

小时候穿的那件两种色调合二为一的衣裳,是扎染布做的。

自古有之。早在两汉时期,生活在大理地区的白族先民已经会使用天然植物染料,染织纺织品。在唐(南诏)宋(大理国)时期,白族扎染便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艺。盛唐时期,白族扎染制品,竟成了向皇宫进献的贡品。

史说,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便是扎染而成的。

据传,生活在大理周城的段氏始祖段陇,就曾管理过“大理国”织染之业。

宋代《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蛮王礼佛》图中,国王段兴智率妻子、群臣前去礼佛。

学术界认为,在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底小团白花扎染纹样,就很相似。

足见,扎染技艺,创于两汉,兴于唐宋。而且,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白族扎染已被誉为是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二零零六年,白族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些时候,我参观了《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璞真扎染馆”,馆长向我介绍:

扎染工艺是极其复杂的!

先要在布料上画刷图案,再经过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漂洗、碾转等,完全是手工制作!而且用的是天然染料,像蓝靛、板蓝根等,不只色泽自然,褪变较慢,还有消炎、清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益。

大理白族人民承继传统,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仍采用天然染料,坚持手工制作,不厌其烦,精益求精,实在令人钦佩!

馆长告诉我:

大理扎染以白、青两色为主。

白色是吉祥的象征;青色是显示希望、淳朴和真挚。

青、白结合,表示清清白白,光明磊落。

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淡泊、宽容的心态和至善人生的心理追求。

哦,怪不得!

怪不得小时候,我穿上蓝底、白花的衣裳,同学们便以欣羡的目光看我,老师也为之赞叹不已!

一件衣服,只是一件衣服。

却一下子把我孩提时代童稚的精神升华了。

现在老了,我穿上蓝底、白花的扎染布裁剪的衣裳,又忽地显得年轻了!

——既不失老年人的典雅风度,又唤起了年轻时代的率真乐观精神。

偶尔,校园文艺志愿服务队,或文艺支援工作队举行宣传演出,知道我曾做过影视服装设计工作,事先,请我去给他们的演出服参谋参谋。

我想了想,建议他们穿典型的白族服装,既有民族特色,又热情、火爆。也可以选择青、白亮色搭配的扎染布料做演出服,突出白族人民清清白白、光明磊落的品格和至善人生的理想追求。

他们有的采用了后者,据说反映不错。

我倍感欣慰。

噢,我又可以做点事了!

由此,我不禁想到: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有的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们虽有极高的扎染技艺,产品却难以销售出去。

既然扎染技艺历史悠久,“创于两汉,兴于唐宋,胜于明清,广大于改革开放的白族扎染”被誉为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何不让这些地区的乡民摆脱贫困,将他们精心制作的扎染产品也走出国门,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走上富裕之路,让世界人民都能欣赏到它的瑰丽?!

如果我能够,将用我的余生,尽我绵薄之力,为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扎染工艺,做些有益的工作。

吕自敏

1945年生,北京人,北京艺术师范学院表演系毕业;文革后,在北京辅仁大学进修服装设计专业,从师书画名家李克喻先生。数十年来,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影视剧创作中,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曾参与拍摄: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啼笑姻缘》《白玉霜》《金头太子》《京都纪事》《单亲之家》《吴晗》《米》《林巧稚》,与台湾同仁合拍电视连续剧《风华绝代》等数十部百余集电视连续剧。

来源 大理市文联

文 吕自敏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