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下午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地理中国》栏目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主办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西双版纳州文化和旅游局
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金孔雀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承办的
“林——解密雨林象谷”主题直播活动
在央视频、云南日报、云南文旅、文旅头条、腾讯新闻、新浪、
网易、一直播、西双版纳各级融媒体等
20余个平台联合播出
通过镜头带领大家认识了
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之美
及对亚洲象的保护和救助工作
吸引全网838.9万人次围观
做一次“象爸爸”致敬默默奉献的人们
走进直播现场,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的“象爸爸”陈继铭向主持人及观众介绍亚洲象救助工作中的温情故事,带领大家认识“象爸爸”这个平凡岗位不平凡的工作,主持人体验了象爸爸的日常工作,给大象做一次体检,了解大象的生长及健康状况,给大象洗喂食物、清扫象舍等。
不少网友刷屏表示能这样照顾大象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其实,无论是救助还是护理工作,艰辛程度都远超大家想象。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科长李志勇就结合多次参与亚洲象救助工作的经历,更加直观地向观众介绍了亚洲象救助工作中的不易,并对如何与亚洲象保持安全距离等知识做了科普。
通过镜头,让观众认识了亚洲象救助工作其实需要多部门的联合参与,需要专家、大象医生、象爸爸等各个群体的倾力付出,更需要大家对热带雨林的持续关注和保护。
与象同行 重新认识“雨林生态系统工程师”
你知道吗?大象竟然是雨林中的生态系统工程师。直播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赵怀东带领主持人和观众与象同行进入雨林,以大象在林中留下的脚印、粪便、折断的树枝为线索,解密大象是如何影响雨林,在雨林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赵怀东介绍,大象在雨林中寻找食物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植被,为林下植被提供了更多阳光、水分和生长空间,为其他动物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和多样的食物;大象粪便中未被消化的残渣也为大量昆虫提供了食物和居所,昆虫的活动也帮助象粪降解,使养分重新回归土壤。
在整个与象同行的过程中,嘉宾及主持人还对大象行为进行了记录,这也是亚洲象保护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对象群及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雨林奇观”看见生物多样性之美
西双版纳素有“动植物王国”和“生物基因库”的美称,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林木参天蔽日,莽莽苍苍。直播中连线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普讲解员罗正香,带领观众认识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奇观。
有让人听名字就闻风丧胆的“见血封喉”树,有植物间为了获取生存空间相互竞争而形成的植物“绞杀”奇观,也有为了适应热带雨林环境而形成的“板根、滴水叶尖、独树成林”等奇观,让观众认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的“新、奇、特”,看见了生物多样性之美。
通过“林——解密雨林象谷”主题直播,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之美,传播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如果你想从更多元的角度认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近距离接触亚洲象,乘着中老铁路列车,到西双版纳打卡吧!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光耀 李舒琪 文
文旅头条 江蕊先 供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