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14万人次一起探寻滇池湿地生物多样性

12月6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地理中国》栏目、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主办,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水”——探寻滇池生物多样性主题直播活动,在央视频、云南日报、文旅头条、腾讯网、一部手机游云南、昆明发布、昆明信息港、掌上春城、无线昆明、都市时报、新浪看点、网易、百度、抖音等20余个平台联合直播,吸引了538.14万人次观看。

专家集聚 深度剖析滇池生态治理成效

滇池是昆明人的母亲湖,经过多年治理,滇池水一天比一天清澈,大大小小的环湖湿地公园成了大家休闲的好去处。直播带领网友们走进COP15室外展区——宝丰湿地公园,跟随主持人和专家的脚步,一步步靠近滇池,了解生活在滇池湿地、乃至滇池内的动植物。

“你知道入湖水质的第一道屏障是什么植物吗?”直播现场,4位讲解专家讲述滇池周边本土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同时,和全国网友展开了交流互动。不少网友留言,“涨知识了!”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二级教授、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宇明从滇池的成因入手,分析湖滨带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对滇池水域的保护功能,带领网友认识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云南本土植物。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爱,在根据滇池“花—鸟—蚌”立体生态系统模式打造的沉水廊道,带领网友认识金线鲃、光唇鱼、海菜花等生物,讲述滇池“土著鱼”金线鲃的保护和繁育故事。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大学特聘二级教授段昌群在直播时重点讲述湿地系统的保护作用,讲述滇池生态治理以来,滇池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高原湖泊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基于云南的地理情况,人们对湖泊有着先天依赖,滇池流域环境变好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每一个人的努力。”段昌群介绍,滇池是金沙江进入城市密集区的第一个湖泊、长江流域上重要的淡水湖,滇池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长江生态的优劣,关乎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鸟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君则在直播第一分会场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镜头带领网友寻鸟,为网友讲述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故事,将此次直播的互动推向高潮。

观众通过镜头语言去感受灵动的鸣叫、扑闪的翅膀以及一只只或腾空、或俯冲、或依偎、或呢喃、或捕食、或嬉戏的良禽飞鸟的身形姿态。

小人物大故事 每个人都应该是“滇池卫士”

你还记得COP15大会的会标吗?直播现场,官渡区民间剪纸艺人闻萍用一把剪刀剪出了身着民族服装的小女孩、大熊猫、蝴蝶、梅花、浪花,并在主持人的参与下完成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COP15大会会标。

“COP15的会标运用了传统的中国剪纸艺术和印章艺术,采用了云南元素的孔雀和象征和谐的大熊猫形象,中心穿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以及象征不畏艰难险阻精神的梅花,中国剪纸艺术拥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在会标上的运用,婉转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闻萍介绍,此次通过剪纸艺术一步步剪出会标,想表达云南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深深的祝愿和向往。

西山区巾帼打捞队队长李云丽工作之余,讲述她见证下的滇池生态发生的变化。李云丽介绍,她以前是个渔民,从小生长在滇池边,会撑船,也熟悉滇池。小时候以捕鱼为生,后来滇池被污染了,她和家里的姐妹就放下了捕鱼工具,拿起网兜开始打捞滇池的垃圾,希望能给过往渔船开出一条路,这一打捞就是33年。

“1988年,随着滇池打捞队伍的逐渐壮大,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我们成立了西山区巾帼打捞队,当时有10余名队员。打捞队刚成立那几年,滇池垃圾很多,打捞任务重,每天上午打捞两船,下午打捞两船,工作10多个小时。这几年政府花大力气治理滇池,滇池的水逐渐清了,我们的工作量也随之减轻。现在打捞的主要是死掉的水草和枯枝落叶,每天下午5点左右就能下班。”李云丽在直播中说,滇池治理是一场持久战,只要滇池需要,她们会一直干下去,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参与到滇池打捞和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保护母亲湖。

转场斗南 识花买花体验花样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探索滇池湿地生物多样性主题直播活动,在宝丰湿地和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设置主会场、第一分会场的同时,也在斗南花市设置了第二分会场。

斗南花市,是亚洲最大花卉交易中心,每年有近280万游客纷至沓来。在充分满足花卉产业交易的基础上,这里形成了鲜明的斗南花市旅游特色,白天游客观赏体验,购花、赏花、食花;夜间万花齐放,花农、花商、游客穿梭其间,升级夜间经济商圈,集中发展夜间经济服务,推动“线上+线下”商业模式升级,形成“商旅文”融合发展的夜间经济交易消费氛围。这里是鲜花多样性的集中展示区,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上千种花卉植物,还能体验多姿多彩的花样生活。

主持人在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执行总裁钱崇峻的带领下走进斗南花市,为全国网友介绍云南山茶、百合、兰花等名花和罕见的食虫植物。主持人在逛花市的同时,购买了新鲜的重瓣百合、玫瑰,在花艺师的指导下插出一瓶色彩丰富、蕴含对生活美好祝愿的插花作品。

更有趣的是,直播期间,主持人撸起袖子,和正在制作鲜花饼的师傅一起压面团、包馅、刷蛋黄液,学习制作鲜花饼,现场品尝刚出炉的鲜花饼,体验鲜花带来的舌尖味道。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刘娅娟 文张永强 图孙兵 视频张睿纹 剪辑责编 童文文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