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中老铁路游玉溪丨走进时空长廊,感受非遗魅力

近日,令人期待已久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中老铁路全长1022千米,玉溪段途经红塔区、峨山县、元江县三个县区,全长145.78千米,沿途设有玉溪站、研和站、峨山站、化念站、元江站五个站点。中老铁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将为玉溪文旅高质量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玉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乘着中老铁路,走进时空长廊,共同感受玉溪非遗的魅力。

红塔区

玉溪滇剧

滇剧传播到玉溪大约在清道光、咸丰年间,云南名士杨高德到玉溪新兴书院、宁州书院讲学期间,曾组织过民间滇剧演唱。民国初期,玉溪各县陆续出现了云仙茶园、新生俱乐部、雅集社等滇剧班社。1918年,玉溪瓦窑村人罗香圃在昆明接办滇剧班社“群舞台”,汇集了当时大部分滇剧名角,纵横昆明滇剧界20多年。而当时的滇剧名角很多都是玉溪人。20世纪30年代,上海百代公司曾力邀一批滇剧名角赴上海录制唱片,而玉溪人罗香圃、周锦堂、汪润泉、张吟梅等人也在被邀之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玉溪各地先后建立了滇剧表演团体,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文革”结束后,历经风雨的滇剧迎来了春天,玉溪市滇剧院整理和改编传统戏,吸纳其他剧种优秀剧目,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剧目,《朱德与唐淮源》《京娘》《西施梦》等剧目夺得“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白玉兰”等奖项。

玉溪花灯戏

玉溪花灯主要流布于玉溪市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华宁、易门、通海、峨山、新平等县(区),尤以红塔区为盛。玉溪花灯按形成时间分为“老灯”和“新灯”。“老灯”是明清以来逐步形成的,源于民间“社火”中的小调演唱、歌舞表演,清末发展为包含小曲、花灯歌舞、花灯小戏等多种表演形式的民间艺术。辛亥革命后,受滇剧影响,部分玉溪花灯艺人吸收民间唱本及其他剧种剧目,编演剧目,使花灯向戏剧化发展,此种花灯被称为“新灯”。此后,“新灯”在昆明获得进一步发展。1937年随着“农民救亡灯剧团”的演出迅速流播全省,以“抗战花灯”写下云南戏剧史上光辉的一页。

玉溪花灯剧目中的唱段有单曲形式和联曲形式。词格有五句式、七句式、十句式和长短句式等。“新灯”的演唱则接近滇剧,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各种润腔技法根据剧情需要进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玉溪整理改编了一大批优秀的传统花灯剧目,并创作剧目100余个,其中大多是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

峨山县

彝族花鼓舞

彝族花鼓舞,彝语称“者波必”,是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流传最广和最主要的一种民间舞蹈。旧时主要用于丧葬时跳的祭祀性歌舞,旨在送灵归祖,如今,彝族花鼓舞适应社会发展,衍生了艺术表演新功能,成为峨山县每年“咪嘎哈”“开新街”“火把节”等活动场合必不可少的表演。

彝族花鼓舞分急鼓和板鼓两个部分。急鼓动作较快,热情奔放,刚劲有力;板鼓庄重沉稳、轻柔舒缓。一支花鼓舞队配有“箐鸡尾”龙头,花鼓、槌与白手巾,大钹、小钹、小铓。彝族花鼓舞的舞蹈动作非常丰富,特别是脚部的动作千变万化,有踩、踏、蹬、踢、跺、顿、蹲、绕、弹、崴膝以及吸腿空转、吸腿绕脚、双脚纵步等复杂的技巧动作。动律重心朝下,不间断跳跃,共有“拜四方”“螺蛳转”“鬼跳脚”“割荞调”等35个表演套路,体现出彝族舞蹈复杂多变、轻快灵活、刚劲激越的艺术特征。

彝族四腔

彝族四腔同五三腔、海菜腔、山药腔一起,被誉为“滇南彝族四大声腔”,主要流传于玉溪市的峨山、通海、华宁以及红河州的建水、石屏一带等彝族聚居的地方。2013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彝族四腔源远流长,与男女爱情和彝汉交流直接关联。“吃火草烟”的古老习俗,是四腔传承的特殊载体。从传承谱系来推算,四腔在峨山的流传至少有200年以上。清代后期至民国初年较为盛行,民谣“山药拌海菜,四腔摆着卖”就是见证。

四腔唱词内容丰富、曲调结构严谨、演唱方式独特。真假嗓的结合、领唱与帮腔的交替,是四腔演唱最显著的特点。腔中有腔、曲中套曲的音乐构架,具有较高的音乐价值。彝族五言与汉族七言结合的唱词内容,是四腔独有的文学价值。四腔融入了彝族的文化积累,具有显著的教化功能和传承价值。四腔演唱,有愉悦身心、抒发情感、交友择偶等作用,同时它还有着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传播生产生活知识、教化民众、增进民族认同感等社会功能。彝族四腔代表了彝族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彝族音乐文化的积淀和结晶。

元江县

棕扇舞

棕扇舞是哈尼族所喜爱的具有悠久传承历史、最有代表性、全民性的传统舞蹈。在哈尼族的“昂玛托”“苦扎扎”“十月年”等传统节日,以及“莫搓搓”葬礼等人生礼仪活动中,哈尼族都要跳棕扇舞。棕扇舞广泛流传于云南省玉溪市、红河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等州市的哈尼族聚居区,玉溪市境内主要流行于元江县的羊街乡、那诺乡、咪哩乡等哈尼族聚居的乡镇。棕扇舞的起源上限已无从考证,有据可考的是,在明天启《滇志》、清康熙《元江府志》、清乾隆《开化府志》等汉文方志中都有棕扇舞的记载,说明棕扇舞距今至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现在流传的棕扇舞套路有60多种,舞蹈多用腿部颤动、起伏开跨及大小手臂的甩转等动律。女子的舞步以“猴子作揖” “鹭鸶寻鱼”“老鹰叼小鸡”为主,男子多用“老熊搂腰”“老熊洗脸” “猴子搂腰”等动作。舞蹈的伴奏乐器主要是牛皮鼓、铓、钹、唢呐、三弦等。伴奏音乐大致分为自由节奏、打击乐伴奏、自由伴唱、唢呐与打击乐伴奏等类型。棕扇舞的伴奏音乐铿锵有力,舞蹈动作朴拙厚重,彪悍风趣,是哈尼族民族性格的体现。

彝族民间故事“阿哩”

“阿哩”是彝族人通过吟唱方式来讲述历史故事和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历史中用以教化风俗、规范人生的百科全书,通过民间艺人口耳相传、毕摩经文记载流传至今。主要流传在元江县东部的洼垤乡境内,以其相连的龙潭乡和甘庄街道的彝族村寨也有部分流传。

元江县境内的彝族“阿哩”主要有叙事、抒情两大类,叙事类“阿哩” 有固定的调式,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天地起源、万物生成、人类繁衍、爱情婚姻、道德伦理、生产劳动等。在千百年的传承演变过程中,“阿哩”经历代民间艺人的加工、创作、丰富、完善,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彝族“阿哩”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史诗,反映了彝族人民对自然界天地万物的认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彝族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阿哩”中隐含的许多历史信息,对研究彝族的历史、社会、民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王艳华 整理

玉溪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