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云南古村落,享受诗意田园生活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正是古人对田园生活热切期待的美好写照。云南风土人情淳朴浓郁,古村落保存相对完整,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建筑风貌百年少变,少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一起走进云南古村落,去探寻其间藏着的丰富历史与文化景观。

腾冲和顺镇水碓村

和顺镇位于云南省腾冲西4公里处。由于小河环绕古村落,故名“河顺”,后取“土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生态古村落之一。

和顺四周火山环抱,中间为马蹄形盆地。水碓村有小河沿村环绕,古建民居布局依山就势,高低错落,青砖青瓦,古朴典雅,有行在“江南水乡”之感。漫步在水碓古村落,观火山地貌,看古村落历史人文景观,流连在古色古香的传统村寨中……

玉溪市栖木墀自然村

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甸中镇小甸中村栖木墀村是位于滇东北与滇西南商贸要道上历史尤为厚重的古村落。峨山县栖木墀村人为了给家乡命名,定是酝酿过长久,斟酌过日夜,先是彝语“初猫次”音译衍变为“期木池”,再到如今的“栖木墀”。

栖木墀这三个字里有木、有水,象征生机勃勃。这里聚居的彝族、哈尼族、汉族村民有山可靠,有岁月印染,有林有水,有烟火人家和耕田老牛,一个村庄延续四百年的生机,都毫无保留地体现在了名字上。

水碾房吱嘎,榨油坊流香。或是在古树繁荫下,茶马古道的马蹄铃声中,或在霓裳琴弦、古戏老调里。一唱,便是百年遗韵,待你共赏。

红河城子古村

城子古村的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成化年间广西(今泸西)土知府昂贵就在这里建造自己的土司衙门。古村背山面水,屹立于飞凤山上。山前碧水环绕,绿野铺陈,土黄色的建筑物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芒。

村落由错落有致的彝族院浇式土掌房组成,这些土掌房依山而建、层层叠落、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整个村子中,下家的屋顶就是上家的庭院,只要进入一家,就可以从平台进入另一家。村子的道路纵横交错,村里有桃树、李树、柿子树和几棵百年的黄连木,村前的河边还有百余亩油菜花田。远远望去,山、水、树、田和土筑的民居一起,构成了一幅古朴静谧的画卷。

站在土掌房屋顶,看薄雾弥漫着整个古村落,居民开始生火,青烟缭绕。听鸡犬相闻,与古村落一起在沉睡后苏醒。城子古村,原始唯美主义建筑的琥珀,一个遗落在世间的完美古村落。

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

以口夸村位于楚雄市西南二十五公里,整个自然村环庙山而建。这里土地肥沃,水肥草美,古时民间有“镖川熟,威楚足”的美誉,这里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被誉为花灯之乡、文化粮仓,是镖川文化现象流传和起源地之一。

沿着曲折石径,一座座古民居错落有序,现存的民居建筑基本保持清末风格,多为土木结构,灰瓦盖顶,形成四合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风格。民居的屋檐下、盖瓦上都有彩绘,有木头的地方就有精致的雕刻,多为山川名胜,奇花异草,虫鱼鸟兽等。

展室里的传统服饰、花灯展演图片无不在诉说着古村走过千年历史的沧桑。

禄丰县妥安乡琅井村

琅井村位于禄丰县妥安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建国初期素有禄丰县“第一大村”的美誉。琅井村建立于唐代山麓产卤,辟于南诏。因狼舔地出卤,遂开井煎盐,故名狼井,后又改名为郎井,又因其盐“洁白味美”而改名为琅井。

琅井的民居建筑为中原风格,至今保存着千年盐都自然聚落的传统风貌,古迹众多,土木结构的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建筑、庭院一进三院、前有照壁的四合院土衙等传统民居,大龙祠、后街江氏古楼、开宁寺、魁阁楼等古建筑,深深印证了琅井发展的历史文化。

进入村里,古井和古街、古楼犹存,古墙上一条条深陷的痕迹,虽然现在看上去显得有些“疲惫”,却有惊艳了岁月的容颜。

策划 杨岚兰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赵雨晨 文

云南地方志 腾冲市文旅局 楚雄州文旅局  红河州文旅局 图

责编 杨    奥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