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台在云南大地上”——专访男高音歌唱家者建周

在麻栗坡县老山山头,他以一首《儿行千里》唱哭站岗战士;在怒江口岸,《当那一天来临》使得三个战士与他激情相拥;在香格里拉,一曲《强军战歌》引发千人大合唱……他就是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者建周。

在云南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上走了两圈,到边关哨所为战士们歌唱;每年参加近五十场的下乡惠民演出,在田间地头、乡村小院为基层群众送去精神食粮;者建周以行动践行着“我的舞台在云南大地上”的诺言。

在接受文旅头条记者专访时,这位男高音歌唱家泛着光彩的晶亮眼神让人备感亲切。早年求学的音乐之路、真挚浓烈的云南情怀、扑身基层为人民群众演唱的经历……者建周用朴实的言语向我们一一道来。

话云南:“家乡是我的根。”

者建周的家乡在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从小生活在巍峨的哀牢山,聆听着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长大,春景最喜桃花灼灼,夏泛莲舟采青荷,秋听冷雨打叶落,冬看晴雪漫天过。四季轮回,日月更替,鸟啼、蝉鸣、落雨,钟灵毓秀的云南山水滋养了者建周,他对着大山和风吟唱,这种歌唱是直抒胸臆的感情流露,是随心而动的淳朴浪漫。

(者建周演唱《哀牢印象》)

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也深深地影响者建周,直到现在,他还能清晰记得儿时每月农历十五月圆夜的情景——“我的家乡相对外界而言比较封闭,娱乐活动也不是很多,但是每到农历十五的月圆夜,青年男女都会聚集在一起到老家山头打歌。那个时候我感到无比的快乐。”

除此以外,父亲的教育对他的成长也至关重要。“我的父亲要求我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小时候觉得父亲管得严,后面逐渐理解父亲,感谢父亲。父亲喜欢拉二胡,为了培养我的兴趣爱好,他给我买了录音机和很多磁带,在音乐方面从不省钱,也不反对我听流行歌曲,四大天王、毛阿敏、阎维文老师都是我喜欢的歌手。”

抬头是苍茫天空,低头是涓涓溪流,远眺是巍巍青山,近望是花草葱郁,者建周在这片天地里,伴着牧牛人的竹笛声和三弦的琴声,自由地放歌,用最原生态唱法对着万物歌唱,他的童年就在这样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度过。

人生的转折,往往都是那一次的“无心插柳柳成荫”。小学二年级时的一次体育课,因为下雨的原因,老师便带领大家回到教室,开始了一次才艺交流会。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拿手才艺,唱歌、跳舞、讲故事,轮到者建周时,他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唱歌,还有一个就是当兵。所以在那一节课上,老师便提议者建周唱一首歌,随后一首深情悠扬的《小白杨》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老师的一句“你或许将来可以从事唱歌这样的事业”,便在者建周心中悄然埋下了梦想的种子,而对于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山里的孩子来说,这个梦似乎又太遥远缥缈了。

就是这么一句话鼓舞着者建周,到了初二的校元旦晚会,者建周专门穿上了父亲的白衬衫和皮鞋,登上了人生的第一个舞台,演唱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之后全校人都知道学校里还有一个唱歌唱得如此好的同学,甚至连老师们都对者建周刮目相看,后续他又参加了学校各种独唱表演。之后,者建周还参加了镇上的商品交流会,在全镇人民面前唱起了《说句心里话》。从此,音乐梦就在者建周的心里生根,但是如何实现对于一个山里娃来说并不容易。

谈学习:“学海无止境,师恩似海深”

者建周从大山走到城市,走到更高的艺术殿堂,这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都要从一封云南艺术学院附中的招生简章说起。

初中快毕业时,者建周收到了表哥寄来的云南艺术学院附中的招生简章,这让他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走音乐之路的决心。在中学音乐老师及家人的帮助鼓励下,者建周从全省三百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年云南艺术学院附中音乐师范班招收的四十二名学生中的一位。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美声、民族、流行唱法,也是我第一次学习意大利语,我至今记得我系统学习的第一首歌曲是《三套车》。”者建周回忆道。

(者建周演唱《中国彝乡》)

三年附中学习生活过得很快,者建周通过高考顺利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成为当年“上音”在全国招收的11个声乐学生之一,也是唯一的男生,唯一唱民族唱法的学生。“学校卧虎藏龙,当时感觉很自卑,因为我普通话说得不好,不分前后鼻音,音乐基础也不够牢靠,这些都是我学习上的困难。”

进入学院后,普通话不标准,音高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专业基础在同学中处于偏中下的水平,这一切不仅让者建周感受到了压力。但是者建周是幸运的,他的导师赵勇老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花在培育这位来自云南的学生身上。在专业上,进行一对一教学辅导,在生活中,赵勇老师常常为他借演出服、买生活用品、买声乐教材,甚至还为他介绍兼职,以减轻生活压力;在全国第十一届青年歌手比赛中,得知者建周没有伴奏,赵勇老师便亲自做了伴奏。

“除了赵勇老师,当时学校的云南女高音歌唱家杨学进老师,也经常带我参加演出增加经验,开演唱会让我当嘉宾,给了我很多成长的机会。‘上音’终生教授周小燕老师以教美声为主,破例收我为徒,提升了我的声乐技巧和对歌曲的处理能力,并嘱咐我‘一定要把每一首歌唱好,用自己的方式唱好’。”谈起恩师们,者建周满怀感激之情。师恩深重,教泽流芳,大学期间的者建周在老师们的帮助下,迅速成长,为之后的歌唱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大学四年,者建周每天奔波于琴房、宿舍、食堂、教室,过着四点一线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是天赋让他走上了音乐这条道路,那么勤奋则让他走的更远。者建周自己成为老师后,通常都要求学生不要用手机看乐谱,要打印背谱,并在乐谱上做笔记,写心得。直到现在他仍然保持每天练声1-1.5小时,在直播间唱两小时左右的歌。“现在基本男高音的作品我都可以唱,但是仍要保持一颗热爱学习的心,做一块海绵,积极吸收别人的优点。”正是这种谦逊认真的态度,让者建周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奖项,在37岁就破格成为国家一级演员。

做公益:“帮助别人就是成就自己”

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者建周留校成为一名高校教师,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幸运者。但一年半后,者建周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决定:放弃在一线城市高校的教职,回到家乡云南工作。

“当时我才二十多岁,并没有很多教学经验和人生经验,我想回到省级院团工作,通过在演出中不断沉淀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让自己成长的脚步更加坚实。”者建周说道,“云南的山川大地、民族文化、父老乡亲哺育我成长,云南是我的家乡我的根,云南歌者中科班出身的太少,回到家乡,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跟大家一起努力补上这个短板。”

如同一只从深山飞出的百灵,飞过晨风暮雪,穿越斗转星移,将云南的民族音乐带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后,又回到家乡;是刻在骨子里的大山情怀让者建周回到云南,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作为一名云南歌唱家的不变情怀。

回到云南后,者建周扑下身子,在云南的大山、田野、村庄、边关哨所为人民群众深情演唱,送去精神食粮。

者建周积极参加省委省政府组织的慰问活动,在云南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走了两圈,在所到的每一个界碑哨点和口岸给战士们歌唱。每年主动参加近五十场的下乡惠民演出,为在偏远山区的群众带去精彩的歌曲,也留下一段段难忘的记忆。“在丽江石鼓演出时,有一位中学音乐老师,从大山中专门赶来看演出。他很有天赋,但是因为贫穷,自己没有条件去继续学习,但对音乐的热爱从未改变,后来我与他成为了朋友。在石林的一个村子演出时,正好是母亲节,现场一位老妈妈一直和着我的歌声打着拍子,非常开心;当我走到她身边,握着那双满是老茧的手时,我心中既心酸又感动。”者建周告诉记者,“与大剧院中跟观众有距离的舞台相比,这样的舞台让我能走到观众中间与他们互动,更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对文艺演出的迫切需求,这让我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云南文艺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这也是我一次次到这些地方去演出的动力所在。”说到动情处,者建周几度哽咽。

“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云南民族文化。云南是一个音乐的天堂,独特的民族音乐是世界性的。我作为云南的民族歌手,赶上了一个新时代,能在这里工作成长是我的福气。所以我每到一个州市就喜欢去体验他们的民族文化,听他们唱歌跳舞,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我的歌曲创作中去,比如《在高原》《心肝妹心肝郎》《家乡的红火塘》,并且积极地向外界传播,让世界聆听云南的声音。”谈起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者建周动情地说道。

采访快结束时,热情的者建周对文旅头条送出了祝福:“很多文化和艺术活动都是通过文旅头条的平台传播出去,它可以让很多人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云南、走进云南、爱上云南,希望这个平台越来越好。”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岚兰 文江蕊先 图/视频部分图片由者建周提供责编 童文文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