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中洛:路畅景美日子甜

春节这些天,可把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阿白”客栈主人阿白累坏了。清晨六点起床,打扫卫生,给游客张罗饭菜,演唱怒族山歌,每天忙碌到夜晚1点多。“大年三十客栈就住满了,最多的一天有100多游客来,仅住宿费就收入3000多呢!”阿白高兴地说。

商人齐明经常往返于滇藏公路采购药材。今年春节,他领着父母和妻儿从昆明赶来丙中洛过年。“这里的天空一尘不染,最适合居家旅游”。齐明说,早晨在农家竹楼喝一碗酥油茶,吃一块怒族石板粑粑后,登高临远,观赏丙中洛“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寒山带夕阳”的静美,是生活中最惬意的闲暇。

怒潮奔涌的大怒江,从西藏奔腾而至,在丙中洛绕了一个大弯,造就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丙中洛坝子。这里雪山为城,江河为池,嘎哇嘎普神山、怒江第一弯、石门关、雾里等景点享誉中内外。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原始宗教和谐共存,独龙江、怒族、藏族、傈僳族等民族交融共生。被誉为是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和扶持,特别是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线的建设完工,丙中洛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重丁村新建的柏油路上,车来车往;农家乐里,游人如织。“石门休闲鱼庄”掌柜蒋建军春节前杀了三头猪,精心腌制火腿、香肠和琵琶肉等当地特色菜。“这几天全卖完了,今年游客还少一些,因为修路么。”蒋建军今年要扩建农家乐。“我2019年怒江美丽公路就修到家门口了,那时游客肯定比现在多,得提前准备好。”蒋建军盘算着两年后的生计。

民族元素十足的靓丽新居,巍峨高耸的雪山,碧绿的草场、低头吃草的牛羊---滇藏新通道旁的双拉村委会比毕利村民小组新貌,吸引着外地驻足拍照。滇藏新通道全线通车后,沿着怒江去拉萨的旅游路线备受推崇,徒步、自驾、骑行“丙察察”热在升温。

“以前在山上,公路不通,住的是木板房,日子过得很是艰苦。”比毕利村民李继胜告诉记者,去年,他们住进了新房子,就在公路边,又大又宽敞,还有太阳能。村里还成立了旅游发展合作社,村民以房屋和土地投入股,由合作社统一开展民俗客栈、农家乐经营,年底分红。

“ 这是怒江旅游最具潜力的一张名片,是户外旅游爱好者的天堂。来丙中洛吧,这里的美丽有颜色!”驴友“游四方”春节期间骑行丙中洛的组图,广受驴友点赞。

春节期间,丙中洛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40家农家乐家家生意火爆。

 

来源:云南日报记者 李寿华

责编 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