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晒出2018春节假日成绩单 共实现旅游收入192亿余元

据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消息,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云南省共接待游客2881.51万人次,同比增长25.47%,共实现旅游收入192.93亿元,同比增长42.35%。

通报称,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全省22个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84.8万人次,同比下降1.6%。罗平九龙瀑布、玉溪抚仙湖、昆明石林接待游客量居全省前三位,分别接待23.47万人次、19.93万人次和19.6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0%、41.0%和4.9%。此外,昆明世博园、世界恐龙谷、傣族园、水富大峡谷等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幅超过15%,其中昆明世博园接待游客同比增幅全省最高,达130.9%。

地区接待方面,文山、临沧、丽江、楚雄等旅游目的地,游客接待量快速增长,接待游客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上,其中文山州接待游客增幅最高,较去年增加了近两倍。传统旅游热点地区热度不减,其中昆明市接待游客783.54万人次,同比增长33.7%,位居全省第一位;红河州接待游客382.9万人次,同比增长24.3%,居全省第二位;玉溪市接待游客232.16万人次,同比增长8.5%,居全省第三位。此外,曲靖、版纳、普洱等地也呈现稳定快速增长态势,接待游客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分别为17.7%、16.0%、14.0%。

交通运输方面,据初步统计,民航共投入航班10534个架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16架次;运送旅客131.4万人次,同比增长1.5%。铁路共投入运力(含高速)1888个车次,运送旅客194.1万人次,其中高速945对,发送旅客54.5万人次,同比增长29.6%。道路旅客运输投入总客车数量31.8万辆,同比下降4.0%;完成客运量1072.9万人次,同比下降2.4%。

自驾车方面,据初步统计,全省自驾车进出达1165.31万辆次,同比增长了19.5%。进出昆明的自驾车达187.16万辆次,居全省第一位,同比增长4.0%;红河、楚雄、玉溪等地自驾车均超过100万辆次,其中进出红河、楚雄的自驾车数量分列全省第二、三位,分别达到181.5万辆次、131.5万辆次,此外,普洱、大理、版纳等地自驾车也均在50万辆次以上。

投诉处置方面,假日期间,全省各级旅游部门共接听电话 203个,受理旅游投诉 32件,同比下降16.7%,已办结 16件,办结率为 50%。正在办理的16件中,涉嫌违法违规“诉转案”线索3件。从投诉反映的问题看,旅行社、导游的服务质量问题是重点,占70%以上,其次是景区、住宿及交通的问题。从被投诉的主体上看,昆明旅行社、导游,热点州市的景区、住宿等企业主体是重点。

旅游安全应急方面,2月18日16时08分许,蒙自大屯海域发生一起村民自营船只侧翻事故,14人落水,造成2人死亡。事故发生后,蒙自市政府及时成立了 “2.18”事故调查组对此次事故进行调查并协调善后事宜。

通报称,虽然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滞后,不能满足自助游自驾游游客快速增长的需要;假日旅游期间自驾车出游大幅增加,高速公路、交通干道、主要景区路线和停车场等重点部位交通压力较大;部分涉旅企业和从业人员接待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游客素质尚需提升,文明旅游宣传仍要加强;旅游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等。

据省旅发委介绍,2018年春节假日旅游市场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游客需求多样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旅游需求个性化、特色化、休闲化、品质化、多样化特征更加明显,一是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更加多元化。二是个性化、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普遍受到青睐,特别是以返璞归真的乡村田园风情、具有本土色彩的民俗文化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成为我省假日旅游新的增长点。三是散客自驾游、自由行渐成主流。四是互联网与旅游的关系日趋紧密。五是旅游过节进入大众生活。

二、市场运行平稳

由于假日旅游准备工作充分、保障有力,加之我省持续不断加大旅游市场整治力度,假日期间全省各地旅游市场秩序良好,全省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和重大涉旅舆情。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冬季旺季A级旅游景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着力督促各A级旅游景区认真制定方案,按照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游客最大承载量管理,及时做好游客疏导,消除游客拥堵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三、活动异彩纷呈

全省各地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农耕民俗、民族风情、生态环境、文化节庆、餐饮美食、民间体育等特色资源,打造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体系,带给游客精彩纷呈的假日体验。西双版纳州举办了有泰国、越南、缅甸等周边国家民间文化团体参加的告庄西双景第二届傣泐文化节,推出了赶摆宴、花车巡游等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在傣族园、勐泐大佛寺景区推出了泼水体验、放飞孔雀等活动;丽江市在丽江古城景区举行了新春名家送春联、新春花展、“大研古城贺新春民族文艺展演”、纳西传统服饰文化展示、纳西民族打跳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大理州集中推出“迎新春”文艺汇演、古乐展演、民俗庆典、花灯歌舞等一系列年味十足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保山腾冲以当地女子洞经、舞狮、舂粑粑展示民俗文化;红河州蒙自碧色寨以《芳华》热映为契机举办系列活动;德宏州组织的“欢欢喜喜过大年,悠哉芒市七天乐”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进而纷纷积极参与体验;怒江州依托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组织开展了原真性、多元性民俗文化融为一体的创意“村晚”活动,充分展现边疆民族地区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热情激情和“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与全国人民一道共赴小康的信心决心。

四、智慧旅游建设成效初显

我省各州市认真落实“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理、保山等地在省级试点景区现行先试开展智慧厕所建设,大理三家试点景区9座智慧厕所于春节前全面完工,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宾川鸡足山智慧厕所在春节期间投入使用,基于移动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厕所,实现了厕所监测、空气质量监测、采光监测、人流量监测,监测结果公开显示,游客一目了然,假日期间“体验”过智慧旅游厕所的游客纷纷点赞。

责编 袁鑫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