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历史痕迹 | 丽江永胜有个大理会馆,你知道吗?

大理会馆亦称太和会馆,位于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金江坪,是茶马古道金江古渡的重要组成部分。数百年的岁月更迭,沧桑巨变,茶马古道早已湮灭,涛源镇境内仅存金江古渡和大理会馆两处历史遗迹。随着鲁地拉水电站库区建设,金江古渡随之淹没,而大理会馆则通过迁建、重建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了见证滇西北茶马古道的人文、历史的重要遗迹,亦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会馆,故名释意,就是大理人在金江古渡的接待处和办事机构。大理会馆始建于明朝时期,从建成到现在,大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虽经几百年,但主体建筑却得以比较完整地保护下来,虽几经重建,但仍旧保留它原有的风格和建筑架构。整个大理会馆,是按照原来的模样建设而成。

从总体建筑上来说,大理会馆承袭了明、清以来汉族传统的土木建造方式和四合一天井的建筑布局,其正门是一道斗拱式立柱三层直立大门,大门两侧为两层商铺。此种建筑样式,一是简合经营,展示模式。二是便于经营。走进大门就是宽阔的院落,院落是客商物资集散地,大门的后面设计有戏台,戏台面向院落,便于过往人员观戏、休闲。院子东、西两侧便是两幢两层的客房,共有四十余间,从客房的情况和房屋建设的情况上可以看出,大理会馆往日繁盛和商贾云集。

穿过院子,便是会馆的主体大殿,大殿气势巍峨,富丽堂皇,是由原先保留下来的遗迹整体迁建而成,其建筑风格与式样,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其原来的风貌。

大殿采用了中国最传统的歇山顶式建筑设计,以斗拱、飞檐、梢廓来突出其美观、大方和庄严、肃穆,整个大殿全部采用榫卯结构建筑,设计架构层次分明,纹理清晰,雕梁画栋,充分体现了古人的建筑智慧。


大殿的门上,是明、清年间的雕刻木门,其花、鸟、虫、鱼,神态自如,栩栩如生,其技法大多采用镂空凸显雕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明、清以来中原木雕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整个大殿的建筑艺术,总体体现中原文化主题。此外,大理会馆还在部分地方突出了少数民族(白族)的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原文化和白族文化相融合的建筑风格。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整理

来源:永胜县融媒体中心(刘皋 熊宗福)

编辑 代汪媛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