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
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82年,目前,该会拥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导演、制片人等八百多名会员。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换届选举,选举楚雄州文联原主席李茂尊任新一届会长,云南日报高级记者李悦春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红彬、龙平、李子明、陆家华四位副会长,张育宾任监事长。
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马旷源(左四)、名誉会长李开义(左三)和第七届领导班子成员
近5年来,研究会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座谈学习、研讨活动,在研究会树立起了精品意识、价值意识,助力云南本土作家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研究会独立承担完成《云南文学评论现状及发展路径》课题研究,策划专题“悼念彭荆风”系列文章并发表在《云南当代文学》上。会员余继聪散文荣获孙犁散文奖、冰心散文奖,李国庆散文获得国际诗词协会评选的散文、诗歌三等奖等;师立新诗歌荣获云南省作家协会“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比赛二等奖;艾自由论文荣获昭通市社科学术年会征文一等奖。李悦春散文荣获中国报纸副刊佳作奖;陆家华微电影系列作品连续七年荣获亚州微电影节“金海棠奖”、连续两年荣获粤港澳微电影明星大典压轴三项“金种子奖”;王红彬剧本荣获第十届“北京影协杯”电影剧本优秀奖;龙平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工作者。黄懿陆、李开义、张运贵、孙晓荔等推出散文集、纪实作品、评论集、小说集等。同时,研究会借助创作基地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助推当地旅游文化发展,先后出版《郑和与南华》《山水元江》等书籍。
第七届会长李茂尊(右)和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悦春
研究会在李茂尊任会长、李悦春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5点希望:一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二是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三是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四是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五是坚持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名誉会长李开义和马旷源
名誉会长马旷源和李开义两位老前辈特别强调了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让优秀传统文化的能量内涵成为创作的重要源泉。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要看作品。马会长和卞启忠理事现场赠阅的作品集,让大家爱不释手,把会议推向了新高潮。
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金丽霞莅临指导(左一)
研究会将引导会员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更多反映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继续办精办好《云南当代文学》会刊,创新工作方式,推出项目合作制、经费合作制、开放式办会等方法,实施新媒体运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推广扩大研究会影响力,组织“当代文学进校园公益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吸引更多热爱文学的年青人加入进来,为促进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事业健康发展,再作新努力、新贡献。
楚雄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全华(左三)
换届会议结束后,第七届领导班子受邀参加了楚雄州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师院举办的2021年年会及作品研讨会,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全华全面介绍了协会的发展情况,来自大姚、南华的评论家、作家、诗人和师院师生就今后的创新发展与高度融合、文学与影视的有机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性、创作与制作的落地执行等主题展开了互动交流发言,建言献策谋求新思路,大家对文艺文学的新征程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当代文艺研究会领导班子和楚雄州文艺评论家协会代表
特邀通讯员 陆家华 文图
责编 童文文
审核 李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