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航 文)12月29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珍贵典籍翻译出版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会上,活动主办单位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民语委办公室”)向云南省图书馆和云南大学等单位赠送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内容的《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一至四卷10套40册。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民语委办公室积极开展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经典文献的发掘、抢救保护和翻译出版工作,先后编繤出版《汉族题材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注》丛书和《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丛书,收录白族大本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磨房记》《白扇记》,彝族叙事长诗《董永记》《凤凰记》《唐王记》《毛洪记》《卖花记》《张四姐》《齐小荣》,傣族叙事长诗《唐僧取经》《刘秀走国》,以及佤族、阿昌族的龙女故事等。圆满完成《董永传说在西南的传播与认同》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任务,被评为优秀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发掘出版一批珍贵的少数民族经典文献资料,得到国家民委肯定。
省民语委办公室主任普学旺表示,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籍主要在彝、白、傣、壮等民族中以民族文字抄本形式流传,可分为叙事长诗、曲艺唱本、戏剧剧本三大类,合计500余部。其他民族中大多以口传形式流传,一般篇幅不长。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籍在中华文化史上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范例,表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在创造内容丰富、形态多样的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学习、借鉴和传播来自内地的文化,为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做出了贡献。并通过来自内地的文化滋养,从思想深处不断铸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是西南边疆云南各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写照,是来自内地的文化与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深度交融结出的文化硕果,是研究中华民族团结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资料,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