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洱:文旅人驻村,带火了乡村旅游!

文旅头条讯(通讯员 杜林瀚 刀红梅 文/图)为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5月,宁洱县文化和旅游局派出三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前往同心镇那勐勐村报到履职。在同心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三名驻村队员密切配合村党总支,以最快速度摸清情况,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工作,集中力量发展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展现出了文旅人的责任与担当。

聚焦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那勐勐村驻村工作队围绕“产业振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效益为主要抓手,整合那勐勐村产业资源,以“党建+产业+文旅”的模式,带动农户种植红高粱400余亩,积极发挥行业部门优势,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成功举办了同心镇那勐勐村首届“红高粱地乡村振兴文化旅游节”,依托蚌弄山连片农业风光,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方式,多渠道、多形式销售农特产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级附加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同时,加强以农村合作社联系,与企业签订回收的方式收取管护费,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通过构建“企业+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化产业发展经营模式,那勐勐村种植红高粱农户保底收成每亩产量150公斤,400余亩总产值达20多万元,为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产业兴旺的新路径。

聚焦乡风文明,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共同制定《那勐勐村乡村振兴“扶志扶智”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红黑榜”评选活动,进一步培育文明新风;因地制宜的制定“红十条”“黑十条”村规民约、组规组约等规章制度,发挥“红十条”“黑十条”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围绕全面提升人居环境的目标,全村10个村民小组制定了“每月扫”活动,每家每户于每个月第一天对小组公共卫生进行集体打扫,做好登记,按季度考核,对连续参加公共卫生集体打扫且家庭卫生评比中表现好的农户,经过小组评议后,报村两委审核,每季度在党员大会上给予通报表扬、上榜公示,并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农户,纳入黑名单张贴公示,并根据本村村规民约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大力带动群众参与村组公共事业热情,赋予村民自治自约的能力。

为宣传党的政策、弘扬乡风文明,驻村工作队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那勐勐村开设“乡村艺术课堂”,每周一、三晚上7-9点,对本村文艺爱好者们开展舞蹈、音乐、朗诵、器乐等方面的艺术培训,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村文艺队的艺术素养,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享受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

聚焦治理有效,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在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那勐勐村党总支主抓“六星”党组织争创项目,围绕班子强,政治功能彰显好;队伍强,党员作用发挥好;阵地强,活动场所用管好;产业强,集体经济发展好;治理强,乡风文明树得好;服务强,群众评价口碑好几个方面标准来创建,力争让那勐勐村党总支成为“六星”党组织。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那勐勐村组织持续开展“坚持党建引领,助推产业振兴”主题党日活动。除了规定动作外,党总支加自选动作,带领50名党员到蚌弄山油菜花种植基地对油菜地进行除草捡苗活动,为来年举办油菜花节奠定产业基础,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稳定达到5万元以上。

同时,根据创建省级卫生村的要求,那勐勐村开展了“共建美好家园,提升人居环境”主题党日大扫除活动,组织村辖区内10个村民小组村民开展“共建美好家园,提升人居环境”为主题的人居环境提升大扫除活动。针对环境卫生最差的秧草塘片区,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放弃休息时间,带领村民对道路垃圾、污水排放、牲畜粪便、柴草堆放、小广告等进行清理,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爱卫意识,整体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把那勐勐村发展精品旅游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借助周边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形成的乡村旅游吸引力,充分发挥文旅人优势,引导那勐勐村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打造那勐勐村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部分图片由宁洱县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责编 谢同希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