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四招”擦亮民族文化金字招牌

弥勒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上,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让人印象深刻。“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伴随着动人乐曲而翩翩起舞的“阿细跳月”,深受市民、游客喜爱。

近年来,弥勒市立足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持续擦亮“阿细跳月”金字招牌,“四招”打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组合拳”,让优秀传统文化“留得住、走得稳、叫得响、传得广”。

健全保护机制让民族文化“留得住”

弥勒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保护机制,编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实施方案,开展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查、申报工作;建立健全公布命名的遗产名录库,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传承人档案数据库,构建了国家、省、州、市四级保护体系,同时制定了非遗传承人考核管理办法,每年对传承人进行培训、考核。

2021年还积极争取上级资金300余万元,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为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截止目前,弥勒市共有非遗传习(馆)点28个,有各级非遗项目15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4项,州级25项,县级120项;各级非遗传承人246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8人,州级39人,县级198人。

提高再生能力让民族文化“走得稳”

加强群众性文艺辅导,2021年辅导业余文艺队伍18支1122人次,组织传承培训1100次,培训学员8000余人次,带徒弟270余人,参加展演展示等活动580场次。

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推出一批党史题材优秀文艺作品,组织文艺工作者创作编排文艺节目40余个,征集《百首歌曲唱党恩》歌曲200余首;创新性声乐《嘎斯比勒》(阿细唱欢乐)入选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小品剧本《脱贫路上》获云南省文化馆“回想2020——云南省群众文化脱贫攻坚曲艺作品征集评选”二等奖,舞蹈《马背摇篮》入选云南原创少儿舞蹈展演,获“花儿朵朵”最佳作品荣誉称号;彝族阿细说唱《阔子款呢阿哔哔》入选“百合花”2021云南省曲艺展演。弥勒市通过积极鼓励群众进行文艺创作,推进文艺创作繁荣发展。


丰富传承活动让民族文化“叫得响”

阿细跳月民族节、阿细祭火节、爱佐与爱莎歌舞艺术节、彝族女子祭龙……近年来,弥勒市持续打造“传统活动+节庆活动”特色品牌,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民族文化活跃度,引导全社会关注参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同时以“世界文化遗产日”“中国旅游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七彩云南(弥勒情)——文化进万家”“彩云之南等你来——我家红河(弥勒市)夜间群众文化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戏曲进乡村助力脱贫攻坚之文化惠民活动”“记忆弥勒·影像非遗”流动摄影展,阿细跳月、阿细先基传承培训和展演比赛等非遗传承和文化惠民活动139场,惠及群众25万余人次,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旅游活动。

积极对外宣传让民族文化“传得广”

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依托弥勒市文化馆、城市规划展览、市博物馆和张冲故居、熊庆来故居、朱家壁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


出版《阿细跳月》《阿细先基保护资料集》等书籍,筹备出版《红河非遗旅游随身书》,拍摄制作了《阿细跳月》、非遗项目《竹园红糖》等一批向世界展示弥勒民族文化魅力和保护传承的纪录片。同时积极利用数字化平台云南公共文化云、弥勒文旅、弥勒市文化馆微信平台公众号等矩阵,积极推广宣传弥勒民族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弥勒得以传承、枝繁叶茂,促使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打造“滇中绿色发展强市”和“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目标上来。


通讯员 张爱苹 文

弥勒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亚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