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普洱非遗客厅”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李玉霞 文)近日,“普洱非遗客厅”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2021年)》,标志着普洱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据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2021年)》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负责汇编,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梳理了2021年非遗保护重大事件,按照“客观记事、突出重点、抓大放小、提纲挈领”的原则,对事件报道内容进行了摘录,全面、客观地记录了年度非遗工作概貌。

走近普洱非遗客厅,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1年,为全面激活普洱市非遗资源,落实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促进普洱市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非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普洱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指导下,普洱市文化馆与景素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将1680平米的“景素普洱茶府店”打造成为“普洱市非遗客厅”,用于开发和提升非遗产品,开展非遗现场体验、庭院小剧场、非遗课堂等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普洱非遗客厅”依托普洱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拓展新的文化消费场景,让非遗为旅游赋能,成为游客触手可及的消费新风尚,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文化体验和休闲消费的综合性场所,也为普洱非物质文化遗产搭建起了一个集展示、科普、宣传销售为一体的线下平台。

(金水漏印)

(傣锦)

“普洱非遗客厅”通过静态和活态的方式,宣传展示普洱市非遗概况及最新成果,不断拓展非遗项目和内容,开展非遗实物产品、现场体验、庭院小剧场、非遗课堂等全方位多形式宣传展示活动。目前,普洱非遗客厅已开发的非遗商品化的产品有金水漏印、普洱茶压制、火塘烤茶、绝版木刻、傣锦、哈尼刺绣、镇沅黑陶、滇戏、傣族竹编9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联合非遗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师将黑古陶从低温陶向高温陶研发,推出黑陶茶器化,获得了较为成功的市场效果。

(黑陶非遗传承人林斌)

(黑陶茶器)

非遗旅游体验,走出一条非遗传承新路子

“普洱非遗客厅”是普洱非遗的浓缩与承古创新,具有高辨识度和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反映出本地居民的文化和生活状态,具有鲜明的城市气质。普洱非遗客厅以“政府调配指导非遗资源+企业实施产品研发、市场销售及运营”为方向,以非遗为纽带,以“产业规模+非遗文化+旅游体验+时尚购物”为经营核心,由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普洱非遗的生活化传承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普洱茶乐)

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普洱非遗客厅”结合普洱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非遗项目,设计打造出多条旅游精品体验线路。目前,“普洱非遗客厅”已有以思茅区和宁洱、西盟、孟连、澜沧县为中心主创“非遗体验之旅”的旅游体验线路:宁洱县(磨黑盐矿、普洱茶·贡茶制作、那柯里(绝版木刻版画、茶马古道体验等)——思茅区(黑陶捏制、金瓜贡茶制作、茶戏、绝版木刻、非遗美食等)——西盟县(佤族织锦制作、龙摩爷、木鼓舞、甩发舞、品尝佤王宴特色美食等)——孟连县(娜允古镇、宣府司署、宣抚司礼仪乐舞、白象舞、马鹿舞、孔雀舞、傣族织锦、剪纸、金水漏印等)——澜沧县(景迈山古茶林古寨及景迈小学、火塘烤茶、传统手工制茶、老达保、《牡帕密帕》传唱以及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和声演唱等)。

(陶器捏制体验)

(绝版木刻版画体验)

未来,普洱非遗客厅还将逐步丰富非遗体验之旅的内容,增加普洱茶·贡茶之旅、佤族非遗之旅、拉祜族非遗之旅等民族传统文化与非遗相结合的主题旅游线路。通过这些非遗旅游线路,广大游客不仅能够欣赏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也能了解和探索不一样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还能够亲自体验和参与独具韵味的非遗项目,将非遗文创产品带回家。

(黑陶手捏小象)

(傣锦茶席)

最好的传承就是生活,助力普洱非遗保护走实走深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普洱非遗客厅”对普洱现有非遗商品进行研发、设计、开发新的产品和包装,打造非遗文创化、产品化的新模式,依托“普洱非遗客厅”平台,对当地居民、外来游客及现有客户资源进行销售,逐步形成非遗产品规模化市场化,做强做大普洱非遗产业。


(马帮银器)

“普洱非遗客厅”的落地,拉近了人们与非遗的距离,为将非遗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搭建了一个新的宣传平台,而且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激发了非遗传承人的创作活力,让非遗能够在保护与传承中走得更久,传播得更远。非遗客厅不仅面向外来游客,更立足于服务本地市民。在这里,市民了解体验地方特色文化,品茶听曲、参观交流,回味乡愁记忆,挑选文创礼品,从而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美好生活,提升人们获得感和幸福感。


(普洱茶唱片)

下一步,“普洱非遗客厅”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丰富非遗客厅的展示内容,开发出更多非遗商品及文创产品,与非遗传承人合作,增强非遗传播的深度。同时,继续探索文旅融合的路子,设计出更加适合游客体验的“非遗+旅游”旅游线路,增加非遗传播的广度。紧密联系非遗传承人或保护单位,开展研学服务,丰富和优化研学内容,丰富研学形式,将普洱非遗客厅打造成极具特色的优质研学地。鼓励更多具备条件的非遗传承人、非遗工坊或非遗传承基地做大做强,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让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更有力度。

(傣族象脚鼓)

(瓦猫)

普洱非遗客厅、朱正供图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