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临安古城,惊艳了时光!

红河“三千四百年”历史文化名片

犹如满天星斗般灿烂

千年临安古城

弥漫着梦一样斑斓的古风

临安建水建水临安

历经千年时光不曾有变

处处透露着温暖烟火气

自唐始,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

散布在城里的古寺、古井、古民居等历史遗迹

见证着这座古城的沧桑巨变

唐元和年间,南诏国筑“惠历”城

“惠”在彝语中称为“海”,“历”称为大

汉语的意思就是建水

元代设建水州

隶属于临安路

并设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

明代改路为府

临安府治从通海迁到建水

自此建水正式成为滇南地区政治和军事中心

(李俊敏 摄)

清代设临安府和建水州

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

民国三年复称建水县

在历经千年的风霜中

古城保存有五十多座古建筑

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如今漫步于古城之中

闻着古宅深巷里的文墨香

倾听岁月的诉说

一砖一瓦,一梁一栋

都在历史的长河中

愈发显示出厚重的气息

站在临安路东端的朝阳楼

抬头仰望这座雄镇东南的古楼

感受六百余载时光流转

拾级而上到楼顶

你会明白“东南几蜀国,今古一高楼”

是对朝阳楼最好的诠释

往西走来到朱家花园

这座滇南“大观园”会让你目不暇接

整座建筑坐南朝北,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

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

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

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

门中有门,院中有院

临安路中段的云南提督学政考棚

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

是研究中国西南古代科举制度的绝好实物遗存

明清时期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政

定期集中滇南四府学子在这里进行考试

多少人从这里开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之门

怀着肃穆的心情

走进建水文庙

感受儒学文化的传承

七百余年前

建水文庙开始传承儒家文化

让“文献名邦 滇南邹鲁”称号在华夏大地声名鹊起

徘徊过九米高的“太和元气”坊

漫步在四十五亩之广、钓鳌亭如仙岛浮于水面的泮池

穿行于龙、象、狮、麟雕塑个个栩栩如生的“洙泗渊源”坊

聆听萦绕杏坛百年的传道授业解惑声

千年临安古城的模样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在眼前绽开

此时最想凝滞时光,不忍归去

漫步在古城街巷

领略小城的古朴

不经意间就会遇到一口古井

这些古井隐没在古城街边巷尾

犹如深扎在古城土壤里的一丛丛根系

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建水人

西门西正街的大板井是一口著名的古井

人们钟爱大板井

因为它“水味之美,冠甲全滇”

建水人依旧对古井情有独钟

每天一早一晚

当地人都会来这里取水

一口口古井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

而古井里的水

依旧甘甜润口

因为有众多水井相伴

千年临安古城

保存了古老而传统的“市井”生活

走在青石铺就的路面

看着街边的老店、人来人往

时光显得格外的安静绵长

大街小巷飘荡着豆腐香

围着街边摊子一坐,蘸上蘸料,吃上一块小小豆腐

入口便是一场味蕾的狂欢

人间烟火气,最能安抚凡人心

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草芽米线、汽锅鸡等特色小吃更是不能错过

千年的脚步

缓缓走过临安的青石路

一切都是时光最好的印记


轩辕才过临安境

步步皆有川间影

这个冬日

来千年临安古城走一遭

邂逅那个曾经的自己

回首向来萧瑟处

也无风雨也无晴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田维星 文

田维星 红河文旅 图

田维星 海报

责编 代汪媛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