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怒江,遇见大峡谷绝美风景

怒江,顾名思义,水流湍急,涛激浪怒。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唐古拉山麓,上游叫黑水河,藏族人民叫它“卡拉曲”。怒江在青藏高原上宛如一条蓝色的飘带,流经藏南八宿后,便进入深不可测的高山峡谷,进入云南怒江州境内,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一左一右,紧紧护卫着怒江。

山高、谷深、水急,江水由北向南奔腾而下,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嘶鸣着、发怒着。怒江两岸多危崖,又有“水无不怒古,山有欲飞峰”之称,每年平均以1.6倍黄河的水量像骏马般奔腾向南。怒江就这样昼夜不停地撞击出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

走进怒江大峡谷,两岸尽是高山峭壁,危岩嶙峋,不少江岸都是垂直的石壁。由于江水长年累月的冲刷,有的甚至形成向江面倾斜欲倒的险崖。当地有一首顺口溜形容怒江峡谷:“上山到云端,下山入深渊;岩羊无路走,猴子也发愁。”这里很难找到平地。沿江公路,不是削坡而筑,便是炸石掏岩,硬把公路嵌进山崖里,远远看去,这条造价比一般公路高出三倍的山间公路,就像一条风中的黄色绸带,飘拂在悬崖深谷之间。

福贡石月亮是谷中的一大奇景,透过洞口可以看到另一侧的蓝天,仿佛它是开天辟地时就耸立在那里,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它就已经存在了。傈僳语称它为“亚哈巴”,意为“石月亮”。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它没有阴晴圆缺,没有初一十五,什么时候都是一轮圆月,颇有“皎皎碧罗雪,萧萧贡山秋。明月伴石月,万古照江流。”之感

怒江大峡谷是多种文化的结合部。在大峡谷的北端,有一块美丽、富有、神秘的坝子,藏语称为“丙中洛”,意思是藏族居住的村寨。在这块坝子里,藏、怒、傈僳、独龙、纳西、汉6个民族共居。

走进位于怒江大峡谷南大门的百花岭傈僳音乐小镇,可以聆听享誉世界的傈僳族无伴奏四声部、多声部合唱。傈僳人民用带着山野灵性的高亢歌喉、和谐统一的音色、清晰整齐的和声、到位的音准汇成相得益彰的绝妙共鸣,把人们带向了一个没有世俗喧嚣、质朴无华的世界,凡来怒江大峡谷的游客,带不走美轮美奂的山水,却永远记住了百花岭上空的天籁之音。

在怒江大峡谷内,除了观赏凶险奔腾的河流外,还可以体会“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近距离地感受中国三大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之一;品味傈僳族、怒族同胞的同心酒、手抓饭、侠拉、石板粑粑;体验溜索飞越怒江、澡塘会、沙滩埋情人、“上刀山、下火海”的刺激与神秘;探索独龙纹面女、“驼峰”航线的神韵和奥秘……

充满神秘色彩的怒族“鲜花节”和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的独龙族剽牛祭天活动,以及各民族的婚姻习俗、衣食住行、丧葬礼仪、节庆祭祀、图腾崇拜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是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杨岚兰 文

江蕊先、罗金合 图

部分图片由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