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加道菜 | “假鸡肉”:大理人的儿时味道

小吃是一个地方文化特色的浓缩

它还有另一种意义

那就是提升幸福感

是小时候的味道

也是家常的味道

记忆中那些有温度的美味

它们或甜或咸

或清淡或厚重

这些味道

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

和家乡情感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又是一年春节时

记忆深处最熟悉的味道是否已经开始翻涌

今年的新春饭桌上

除了大鱼大肉

不妨来点不一样的味道

地道的大理小吃

这就安排上

油香的饼

配上独家的酱料

一口下去酱香夹杂饼香

3元一块的“假鸡肉”

大概是每个大理人学生时代的标配

它是一种儿时记忆

更是一种家乡味道

“假鸡肉”是用面做成的纯素食

吃起来口感像鸡肉

因而得其名

其做法简单

新年在家的你

赶紧学起来


01

将红曲米磨成粉,和普通面粉混合均匀,加水和好面后自然发酵。


02

将发酵好的面分成小块,用擀面杖擀成薄面饼备用。


03

锅中加油,待油温八九成热时,将面饼放入锅中炸至金黄。


04

捞起炸好的面饼沥干油,抹上秘制酱料,对折,让酱渗透,美味“假鸡肉”便做好了。

跟一般油炸食物的香脆不同

“假鸡肉”经过油炸后还是软软的

虽然是面食

但却做出了“肉感”

吃起来很有弹性

上面的秘制辣椒酱是点睛之笔

随着时代变迁

做“假鸡肉”的老手艺人逐渐隐退

这一小吃逐渐变得难寻起来

但舌尖味蕾是有记忆的

总有人穿街走巷找寻记忆里的味道

时代在变

但唯一不变的

是人们历经世事之后对生活的感悟

对乡音乡情乡味的眷念

来源 大理融媒

责编 沈梦玲

审核 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