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镇沅县振太镇史称“太和”,自古就是茶马重镇。民众以教尚道、知礼善商、享誉四方。“太和甜茶”(普洱晒红茶的根源)是太和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结合地方茶资源、民族文化、气候特征而独创的茶,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太和甜茶”的最大特点是“甜”,具备红茶的清香淡雅、普洱茶的醇厚,加工方式节能环保、可长期储存。2013年“太和甜茶”传统生产技术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太和甜茶”荣获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中国红茶类银奖”。
走进振太镇,无论老少男女,没有不喜欢太和甜茶的,特别是文兴村、文怕村、界牌村、按板镇罗家村等地,太和甜茶更是各种节庆和民俗活动中招待客人的首选饮品。每年第一次采茶之前,各村都要举行祭“茶王树”仪式,之后根据茶生长的气候环境及气压、温度、风速、光照、温差、海拔等因素综合考察后决定制作地点,选址不同成品风格不同,选定地址后,才能进入具体的制作流程。
太和甜茶的传统生产工艺分为“请仙子(采茶)——认亲人(挑选茶叶)——日月辉(萎凋)——迎红叶(揉捻)——财入室(捂堆酵化)——复收张(再次包揉成形)——定终身(干燥定型)”七个基本步骤。这一系列工艺下来正常要六天以上,此时的太和甜茶色艳味美、香幽持久、甜滑爽口,也被称为“情定终身”。
太和甜茶具有普洱茶的日晒干燥、耐存耐泡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长期储存饮用。太和甜茶既有青茶类的花果飘香,也有红茶的汤明艳、底红均等各类茶特点。它的干茶乌润亮泽,藏头收尾,茶香浓郁,开汤色明艳、香幽长、甘爽滑、底均柔,淡冲可品香甜柔和、重泡可饮浓艳醇厚,煮可调饮,韵味无穷。
太和甜茶似糖非糖,喝在腹中,甜在心里,这是传统历史工艺的结晶,不仅有悠久的传统制作工艺历史,而且具有太和古镇、侨乡等历史文化底蕴附加值,传统工艺的独特性和产品风格的无可替代性是其它茶艺替代不了的,是普洱茶艺文化中绚丽的一页。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文
普洱市非遗中心供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