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传承 谋创新 红河非遗百花齐放

“十三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在健全非遗保护体系、非遗立法进程、推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纪录等方面成效显著。

(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红河州获奖作品 金奖《嘎斯比勒》)

项目名录体系日趋健全

十三五以来,红河州新增《矻扎扎节》《都玛简收》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第六批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个,第九批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1人,开展了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截止2021年12月,国家级、省级、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到16项、63项、213项,国家级、省级、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分别达13人、96人、411人。

(非遗传承人演唱叙事史诗“都玛简收”  李龙沙 摄)

(矻扎扎节人们聚在秋千下起舞)

保护政策制度逐步完善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于2019年9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红河州成为云南省州市级最先出台传承人保护条例的,同时也标志着红河州非遗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条例实施以来,非遗传承人申报认定更加规范,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明确,传承人的退出机制初步建立。

(国家级非遗项目《乌铜走银》走进校园)

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效显著

红河州对各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档案进行整理,开展传承人抢救性录制工作,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抢救性记录工作获评全国25个优秀项目之一。目前,已收集152卷档案,其中照片资料约100GB,录音资料约30GB,录像资料约200GB,极大地丰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数据库资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小和主持开秧门祭祀)

加大经费投入与人才培养

2016年以来,红河州开展传承展示活动503次,各级传承人共带徒20625人。认真组织各级传承人的传承经费补助工作,其中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2万元、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助0.8万元、州级传承人补助从2016年起提高至每人每年2000元;2019年起开始传承人医疗健康检查;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加强传承人后备力量建设。2022年1月,红河州的田静、朱小和、李怀秀、金永才四人入选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名候选人名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田静)

长效工作机制初步建立

截至目前,红河州共有160个非遗传承点(含未挂牌),其中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传承基地、2个省级非遗保护基地、20个州级非遗保护传习馆(所、室、点)、137个县级非遗保护传习馆(所、室、点)。其中,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自成立以来,培养了海菜腔、烟盒舞、民歌、花腰歌舞等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专业人才1100多人。

(李怀秀李怀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非遗保护和宣传见成效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哈尼族八声部民歌演唱人才培养”邀请国家级传承人陈习娘、车格在红河学院开展为期42天教学,教学成果被文旅部民间文艺中心收录,学员受邀到CCTV5展示。2020年5月,组织《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国家级传承人陈习娘、《哈尼哈巴》国家级传承人马建昌、《哈尼阿培聪坡坡》省级传承人李有亮等在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开展为期16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并展示了教学成果。

(国家级传承人李阿胖走进高校)

2021年10月,红河石屏原生态海菜腔精彩亮相COP15开幕式。2021年11月至12月期间,在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中,红河州选送的6个作品均获奖项,分别是1个金奖,3个银奖,1个铜奖和1个优秀奖。

(石屏原生态海菜腔精彩亮相COP15开幕式)

(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活动红河州获奖作品)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十三五以来,红河州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其中,建水县以建水紫陶为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支点,成功撬动文化传承、产业共建与文旅融合的新市场。

(建水紫陶)

(锡器)

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作为重要旅游资源获得关注,日渐成为可体验、可购买,集艺术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产品。如乌铜走银、个旧锡器、建水紫陶等工艺产品走进景区、市场,建水小调、海菜腔等非遗项目转化成旅游演艺,过桥米线制作技艺传承了百年的饮食文化,“非遗+旅游”日渐成为了红河文旅发展的新方式,为红河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独特的地方文化支撑。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田维星 文

红河文旅  图

责编 刘榕杉

审核 邱忠文